各有關單位:
現將《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服務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
2021年1月14日
(此件主動公開)
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服務新經濟
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促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推動實現更高水平開發、更高質量發展,結合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面臨的堵點痛點問題,持續開展簡政放權,精簡審批程序,優化服務水平,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和保障力度,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要求,推動建立健全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二、工作措施
(一)推動新經濟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
1.放寬新經濟企業名稱登記。支持新經濟企業將能夠體現新經濟特點的個性用語、反映企業經營和創新特點、符合管理要求的用語作為企業名稱的行業表述用語。(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委;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自貿區市場監管局)
2.放寬新經濟企業經營范圍登記。支持“三新經濟”和“專精特新”相關新興業態用語納入經營范圍規范表述。(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委;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自貿區市場監管局)
3.建立新經濟企業市場主體名錄庫。研究制定新經濟企業認定標準,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經濟企業市場主體名錄庫,加強對新經濟企業的數據研判。(責任單位: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
(二)優化新經濟企業市場準入條件
1.加快零售業新業態發展。支持餐飲企業設置智能烹飪機和無人售賣餐吧。支持藥品零售連鎖門店在其經營場所及醫院、機場、車站、大型商超等公共場所設置自動售藥機,24小時銷售乙類非處方藥及第一類醫療器械和免于經營備案的第二類醫療器械。支持餐飲、商超、菜市場、藥店等拓展線上渠道,發展線上團購、無店鋪經營等銷售方式。(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委、市藥監局;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自貿區市場監管局)
2.加快互聯網醫療新業態發展。支持第三方平臺機構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申辦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支持依法批準設置的互聯網醫院依托其實體定點醫療機構,按照自愿原則申請簽訂“互聯網+”醫保補充協議,其提供的醫療服務所產生的符合醫保支付范圍的相關費用,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其所依托的實體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結算。允許醫師提交醫師執業電子證照申辦多點執業登記,推行醫師多點執業登記無紙化。參照浦東新區改革經驗,將“互聯網藥品(醫療器械)信息服務備案”事項納入互聯網醫院“一企一證”審批范圍。鼓勵、支持設置中外合資互聯網醫院。在口腔、眼科、康復等醫療健康領域依法適當放寬外資股比限制。鼓勵優秀外籍醫師在自貿區內開展臨床學術交流、短期行醫。(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藥監局;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區衛健委、區醫保局、自貿區行政審批局、自貿區市場監管局)
3.加快互聯網貨運新業態發展。各片區組建專業團隊,積極為企業提供包括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在內的申報指導,對企業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實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審查”。(責任單位: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區交通運輸局、自貿區行政審批局)
4.維護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勞動保障權益。實行靈活就業人員承諾制就失業登記制度,靈活就業人員填報個人信息、就業類型、失業原因等就失業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性作出書面承諾,即可辦理就失業登記,無需提供就失業證明材料。外省市戶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和就業登記證明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區人社局、區醫保局)
5.建立新經濟企業專業幫辦服務機制。組建由網安、交通、衛健、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等各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的專業幫辦代辦團隊,負責聯合開展審批培訓服務,加強對企業的輔導,幫助企業了解審批要點和常見錯誤難點,提高審批一次性通過率,為新經濟企業落地提供全階段全方面審批服務保障。(責任單位:各片區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生態城管委會、區公安局、區衛健委、區醫保局、區交通運輸局、自貿區市場監管局、自貿區行政審批局)
(三)創新新經濟企業事中事后監管
1.探索實行包容期管理。探索對新設立的新經濟企業實行包容期管理,給予1-2年包容期,在包容期內堅持管理和服務結合的原則,對輕微違法行為采取行政指導、行政約談、責令改正等柔性措施,加強跟蹤、指導、服務,不簡單化移送辦案部門查處。建立新經濟企業問題反饋機制,動態收集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找準企業痛點,強化政策引導。(責任單位:各監管部門)
2.優化“雙隨機、一公開”檢查。除涉及國家公共利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及重大財產安全的領域外,全部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要求開展檢查,減少抽查頻次與比例。全面優化檢查方式,對可以通過電子數據監管或者網絡傳送檢查材料的,一般不再進行現場檢查,一個監管部門對同一被檢查主體有多個檢查事項的原則上均需合并檢查,多個監管部門需要對同一檢查對象進行檢查的一般組織聯合檢查。(責任單位:各監管部門)
3.建立產業預警機制。對新經濟企業推行審慎性執法,注重采用批評教育、行政約談等措施提前介入方式開展事中事后監管,引導新經濟企業依法開展經營活動。對短期反復出現的違法失信行為,經行政指導仍未修正的,列入重點關注企業名單,主管部門發出監管風險預警。(責任單位:各監管部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支持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對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要打破思維慣性,主動接納、積極支持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將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點轉化為天津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二)強化溝通協作。各部門要加強協同合作,開展協同創新,圍繞解決新經濟企業發展面臨的堵點痛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健全聯席會議、聯合會辦等工作機制,形成支持服務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工作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部門要加強政策解讀與宣傳引導,深入挖掘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營造良好創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