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時節,寒意濃濃,但在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的天津港,這里的發展熱潮卻如火如荼、溫暖人心。
在天津港太平洋國際碼頭,司機坐在辦公室的操作臺前就可以完成前方碼頭的生產作業;在天津港集裝箱碼頭,國際集裝箱巨輪停靠,20余輛無人駕駛卡車成編組魚貫而來,熟練地穿梭在集裝箱碼頭岸邊與堆場之間……如此智能化的作業場景,與一年前相比大有不同。
2019年1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津冀考察期間來到天津港,對天津港提出了“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殷切囑托,為天津港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年來,天津港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難越向前,以志在萬里、勇攀高峰的天津港精神,奮力書寫建設蓬勃興盛天津港的新篇章,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營運集團而努力奮斗。
合作共贏 服務興企
構建世界一流樞紐港口
下好協同發展“一盤棋”,做大港航“朋友圈”,打造發展“共同體”。“一年來,天津港集團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以服務促攬貨,推動集裝箱業務跨越式發展。2019年,天津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1%,增幅位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天津港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對記者說。
一年來,天津港集團向海圖強,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負責人率隊遠赴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走訪世界知名船公司,積極推介服務效率升級等系列舉措,吸引世界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船舶“地中海古爾松”輪在天津港開啟首航之旅。截至目前,天津港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個港口保持航運貿易往來,集裝箱航線達到130條,全球資源配置樞紐作用進一步增強。
向陸而興,積極服務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構建空鐵水聯運立體網絡,著力打造輻射京津冀和“三北”腹地,連通中蒙俄、中西亞、東北亞、歐洲的海陸交匯點。爭當服務“千年大計”排頭兵,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揭牌、綠色通道正式開通,成為雄安新區“海上門戶”,開啟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篇章;靠前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天津港集團“長春無水港”掛牌,開通長春至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實現兩地之間海鐵聯運“零”的突破,為津吉經濟發展架起“海上金橋”;與河北港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錯位發展、高效協同的津冀世界級港口群……
同時,一年來,天津港集團持續降費提效、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擦亮一流營商環境“金招牌”。如推出“一站式陽光價格”升級版,在京津冀和“三北”地區布局百家營銷服務網點。2019年前11個月累計受益箱量突破260萬標準箱,減免相關費用近3.6億元,為促進腹地實體經濟發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等。
用數字說話,底氣更足。目前天津港集裝箱船舶單橋作業效率達30自然箱/小時,較年初提升27.4%;船舶直靠率達91%,較年初提升37.9%。集裝箱最高在泊船時效率達到312自然箱/小時,創下世界先進水平……
以人為本 生態和諧
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港口
天津港集團主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港口的殷切囑托,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為“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豎起港口綠色屏障。
天津港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總經理顧國強介紹,一年來,天津港集團深調結構,全力保障貨物“綠色出行”。“如我們打造‘公轉鐵’示范港口,擴建港內鐵路專用線,新增裝卸能力1500萬噸,原煤和焦炭實現100%鐵路運輸,進口礦石鐵路運輸占比提升至近50%。打造“散改集”示范港口,構建煤炭和礦石“重來重回”運輸模式,2019年天津港大宗散貨鐵路運輸占比從2016年的31%提升到60%。”此外,天津港集團還全面提升碼頭清潔生產水平。
創新引領 勇攀高峰
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港高質量發展的指示要求。一年來,天津港集團加速實施一批高端高質的智慧港口項目,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港口各領域深度融合,為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級提供了“天津港方案”。
一連串的智慧創新映入眼簾:全球首個在傳統人工碼頭上通過智能技術改造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堆場在天津港建成運營;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臺,推動集裝箱單證電子化比例、無水港集港直通比例達到100%……
“2020年,天津港集團將不負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為我國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積極貢獻‘天津港力量’。”褚斌說。記者 趙賢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