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22日,第八屆(2020)中國商業保理行業峰會暨第七屆于家堡保理論壇在中心商務片區召開。國內金融行業專家、各地商業保理企業及相關機構代表400余人齊聚濱海新區,探討后疫情時代,特別是“保理入典”、監管日趨強化背景下商業保理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會聚行業專家 聚焦商業保理
該論壇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主辦,主題為“新航標 揚帆起航・御未來 乘風破浪”。作為商業保理行業年度盛會,特別是在行業監管格局逐步明確,保理立法迎來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本次峰會備受矚目。
“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200多家企業及相關機構的400多名代表,其中頭部企業非常多,有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的保理公司。”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局局長趙磊介紹。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2年下半年,商務部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商業保理試點,拉開中國商業保理發展的序幕。商業保理行業轉隸之后,銀保監會及各地金融監管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商業保理行業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經過8年的發展,我國商業保理行業已從初創期進入成長期,取得了巨大成績。
2019年,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政策法規環境取得重大實質性改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活躍,融資渠道不斷拓展。據《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報告2019》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商業保理的業務量達到了1.3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在商業保理不斷增長的助力之下,中國保理業務量保持了全球第一。
商業保理市場認知度不斷提高,行業領域不斷擴展,業務模式和產品不斷創新,融資渠道不斷拓寬,在服務實體經濟、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降低大企業杠桿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實現普惠金融,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合同篇專門設立了保理合同章,這是我國保理立法取得的歷史性突破。商業保理是緩解中小微企業資金壓力、實現產業升級、穩外貿促發展的重要工具。專家表示,商業保理企業應充分了解經濟形勢,把握政策機遇,發展供應鏈金融與金融科技,與銀行進行優勢互補,攜手服務實體經濟,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引領發展——探討模式、轉型升級”“睿見未來——探智風控、順應監管”“匯聚智慧——探索應用、創新科技”等平行論壇,探討商業保理如何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如何順應監管加強行業風控以及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探索智能應用。
發布團體標準 促進行業規范
開幕式上,《商業保理術語》《商業保理業務規則》《商業保理合同準則》三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團體標準是由行業組織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編制的自主性標準。團體標準主要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鏈展開,可以實現產、學、研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在促進轉型升級,引領創新驅動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
“于家堡保理論壇已經舉辦了七屆,經過多年的發展,行業標準越來越完善,國內保理公司逐漸形成共識,要在守正創新中更高質量發展。這些行業標準和規范都是在天津經開區起步,在天津經開區的企業發源,形成了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行業標準,被全國的保理公司使用。”趙磊表示,論壇凝聚了多方智慧,共同探討商業保理行業標準以及行業發展方向和趨勢。下一步,論壇將在加強商業保理在前沿性的政策突破上,跟相關監管部門及機構做系統集成式的創新,共同推動商業保理行業在國內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