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濱海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濱海新區1-9月份跨境電商進口申報訂單2041萬單,貨值33.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3.87%,出口單量78.8萬單,貨值約2435萬元,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這標志著跨境電商在推動濱海新區外貿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外向型經濟增長的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濱海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知名企業不斷集聚,整體規模不斷增長,跨境電商產業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濱海新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通關模式基本實現全覆蓋,進出口業務規模和商品品類不斷擴大,尤其是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外貿造成沖擊影響的不利局面下,濱海新區跨境電商仍釋放出了巨大發展潛力。
四種模式全覆蓋 “天津制造”銷往全球
今年以來,跨境電商逆勢而上,成績亮眼,這一新業態已成為穩外貿的“助推器”。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7月起,天津正式開展了海關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工作,短短3個月內,出口額就突破1億元。天津出口加工區、東疆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今年獲得國務院批復,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將進一步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等功能并享受更高層次的開放政策。其中,東疆已啟動建設豐馳物聯網、長春汽車檢測中心天津實驗室、九州通國際健康城等首批綜保區實體功能平臺,引入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設計研究院、中機科(天津)汽車檢測實驗室等重點項目,高端裝備研發、保稅檢測、智慧冷鏈、汽車保稅存儲等多個綜保區新功能正式實施。
今年,在新區商務局、相關開發區及海關的積極推動下,“1210保稅出口”模式成功申報,標志著天津市首單跨境電商1210保稅出口業務在濱海新區順利通關,“天津制造”銷往全球的新通道成功開辟。
據了解,“1210保稅出口”模式也稱“工廠電商出口”,是國內企業根據海外市場預期將商品提前備貨進入保稅倉庫,再在電商平臺下單銷售、分批出口的模式。據悉,該模式下商品入區即可退稅,實現先退稅再分批銷售,退稅流程簡便、周期短、效率高,可減輕生產企業經營壓力,適用于生產制造企業“賣全球”的電商貨物。該模式還可提高運輸時效,當國外消費者網上下單、系統完成海關申報手續后,商品可直接從保稅倉經機場、港口直接配送至海外消費者手中,省去眾多中間環節,大大降低銷售價格。此外,用這一模式出口的貨物可退回保稅區進行重新清理、維修、包裝后再銷售,節省倉儲成本的同時加快資金回籠,進而有效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這一模式的試通不僅可有效推進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從1.0向2.0的轉型升級,也對規范跨境電商產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模式可充分利用各國家、各區域之間的貿易優惠政策,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降低整合成本,最終形成產品優勢,助力品牌出海。
除此之外,為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做大做強,濱海新區還于今年7月初完成“9710”(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兩種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的海關通關手續。“這標志著天津濱海新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跨境電商(9610直郵、1210保稅倉、9710B2B交易、9810B2B海外倉)出口4種模式全覆蓋。”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稱,“此外還于日前完成首票1210貿易方式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填補了天津關區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B2B出口貿易方式的空白,出口模式更加全面。”他說,未來,隨著全模式調通和B2B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濱海新區跨境電商體量也將獲得不斷提升,并為我市開辟出一條“天津制造”銷往全球的新通道。
著力加強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新區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保稅倉儲面積已達到15萬平方米以上,未來還將計劃建設包括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內的40余萬平方米跨境電商倉儲設施。同時,物流分撥、體系追溯等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鏈元素也在不斷優化創新,如東疆在全國首創了于海關監管區內打造快遞分撥中心,實現了保稅與非保業務集中存放、集拼出區,成為全國首個利用海關分類監管政策與跨境電商試點融合的創新業務;同時,天津港保稅區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建設一期跨境電商產業園也初步建成,為航運、物流、貿易等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通關服務。
“新區促進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在區內集聚,整體規模不斷增長。其中保稅區自2016年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以來,吸引了全國多家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進駐,目前京東、菜鳥、唯品會等都在保稅區建有北方或者華北地區的物流基地。”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新區將通過爭取市、區、開發區三級聯動,積極出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支持政策。同時,推進載體建設,加速產業聚集。結合新區整體功能布局及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重點打造保稅區、東疆、經開區以及塘沽區域等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具體而言,新區將組織開展多場次跨境電商助力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撮合對接活動,引導外貿制造企業積極開拓線上海外市場;加快推動進出口保稅公共倉建設以及閑置倉庫資源向跨境電商保稅公共倉轉型,進一步推動多模式跨境電商的發展;積極鼓勵企業開展“線下展示+線上交易”新零售模式嘗試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