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保稅區作為濱海新區的重要開發區,始終堅持“開放興區”戰略,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開放興區
天津港保稅區因港而生、依港而興,是中國第二個、北方首個保稅區,始終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30年來,我們堅定不移落實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努力擔負更多國家使命和戰略任務,構建“三區兩港”的空間布局,管轄2類4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政策、資金、產業、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優勢疊加、要素聚集的發展態勢。
貿易立區 底盤夯實
2020年GDP增長11.3%,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全市領先;其中貿易規模接近7000億元,增速達到36.7%,占全市總量20%。
開放引領 產業提級
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強投資項目超過300個,航空產業產值占全市90%,跨境電商總單量和總交易額占到全市70%。
制度創新 功能進位
借力自貿試驗區政策,在全國率先出臺保稅維修再制造10條措施和4種模式,成功開辟我們北方首個臨床急需藥品進口的綠色通道,“分公司+FT賬戶”這種創新模式吸引了一批京冀企業到保稅區來發展。
天津港保稅區作為天津市外向度最高的開發區之一,以建設一流的自由貿易園區、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宜業宜居國際生態活力新城為定位,對標先進地區,描繪了“十四五”美好藍圖。我們將以改革開放創新驅動引領新動能培育為主線,系統實施開放能級躍升、科技創新強化、新動能引育、空間布局優化、綜合環境提升五大工程,全面提升開放度、自由度、便利度,打造新時代國家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美麗濱城建設的第一年,我們將以“二次創業”的奮斗姿態,以攀巖精神和“跳起來摘桃子”的勁頭,瞄準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借助濱海新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優勢,引外資、聚外商、強外貿,發揮全方位開放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在美麗“濱城”建設當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二次創業
貫徹開放發展新理念
堅持“開放興區”戰略,立足京津冀,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RCEP、中歐投資協定簽署等機遇,用足用好海空兩港口岸資源,不斷提升開放能級。
構建開放發展新優勢
在自貿區建設上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擴大“保稅+”、供應鏈金融等特色產業和FT賬戶應用,優化臨床急需藥品進口綠色通道,成立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人才)聯盟,將制度創新與主導產業緊密結合,繼續奠定發展的新勝勢。
培育開放發展新動能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動空客新合作項目、霍尼韋爾過程控制部研發中心、捷爾杰IT智能工廠及意大利希捷植物營養劑等外資項目選址落地,助力今年實現GDP增長10%。
打造開放發展新載體
推動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加快中歐、中意先進制造產業園、跨境電商中小企業孵化集聚區等對外合作載體建設,力推臨港綜保區獲批,加大對日對韓貿易招商力度,推動貿易業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展,實現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以上。
營造開放發展新環境
我們要在2020年普華永道給保稅區營商環境做出良好評價分析的基礎上,繼續與國際接軌,按照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要求,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把更多優質外資企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
總之,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開拓創新、開放發展,確保“十四五”開門紅,為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和美麗“濱城”建設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