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疆管委會聯合中國航務周刊、天津海事法院、中國船東協會、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天津)研究院、畢馬威(中國)咨詢有限公司共同遴選了近兩年來全國范圍內的海事金融創新案例,依據項目的創新性、客戶價值、風險控制、行業促進等標準,從業務創新、市場開拓、社會貢獻三個方面精選出16項海事金融創新案例。
本次精選出的海事金融創新案例體現出租賃業服務航運實體經濟、助力中國航運業進入國際市場、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未來海事金融的發展方向作出了指引。
創新業務完善船舶租賃模式
民生金融租賃、中鐵建金融租賃、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江蘇金融租賃、海隆租賃和中電投融和租賃等公司的業務案例入圍了創新業務案例。
以上獲獎企業通過探索船舶融資租賃離岸交易、推進綠色金融產業、拓展“保稅區+轉租賃”等靈活創新業務模式,為同類業務起到示范作用,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船舶租賃的交易模式。
開拓進軍新國際市場
近一年來,租賃企業積極拓展新國際市場,并通過離岸融資租賃、出口租賃服務,打開國內融資租賃公司進入國際油輪融資市場新局面。
建信租賃、招銀金融租賃、浦銀租賃、宏昇航運和招商工業通過開展跨境租賃業務,深度參與全球市場,踐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融入國家戰略做出社會貢獻
工銀租賃、國海海工、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銀租賃、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的業務模式憑借突出的社會貢獻入圍了租賃創新案例。
兩年來,這些行業龍頭企業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疫情期間支持船舶企業融資、助力船舶工業復工復產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如工銀租賃將航運租賃業務發展融入國家能源戰略,保障海上及周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安全;國海海工創新利用政策盤活央企庫存海工資產,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交銀租賃創新設計雙燃料動力油輪期租項目跨行業整合境內外資源,將境外業務引入國內;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天津分行全力支持船舶企業融資,在船舶買賣、外匯支付、賬戶服務、金融資產質量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專業化的船舶金融業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