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顆商業星載GNSS-R海洋反射探測載荷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號寬幅01B衛星順利發射,并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天津港保稅區企業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遙宇航)成為國內首個成功發射星載GNSS-R海洋反射探測載荷的商業公司。衛星完成在軌調試后進入正常工作模式,于近兩周成功下傳3次DDM數據。未來,隨著云遙宇航實現衛星全球組網,可有效測量全球臺風風速,服務全球氣象預報。
據了解,衛星在7月16日至24日期間執行了多次GNSS-R海洋反射探測任務,遙測數據正常,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捕獲沿途海面風場數據,先后3次下傳DDM數據,DDM圖呈馬蹄形,通過地面數據分析及判讀,GNSS-R海洋反射探測數據正常,為后續風速反演提供了準確的L1a級(校正后)數據。
據云遙宇航總經理李峰輝博士介紹,該探測系統利用海洋反射信號進行海洋環境探測,可實現對海面風速的實時探測,提供小于2m/s精度的海面風速信息。它具有獲取數據量豐富、快速、測量精度高等特點。由于該系統是被動式測量方式,不需要專門的發射裝置,節省能源,特別適合用于星載探測。同時,GNSS-R海洋反射探測技術利用衛星上搭載的GNSS-R接收機接收GNSS直達信號以及海面反射信號,可全天候全方位提供實時的海面風場信息。“例如此次途徑我國多地的臺風‘煙花’,通過遙感數據可以準確劃分出受臺風影響區域,通過氣象預警發布有效信息,人們可有針對性的進行防護,降低損失。”李峰輝說。
李峰輝博士表示,星載GNSS-R海洋反射探測載荷是“云遙星座計劃”的重要組成,為云遙宇航在氣象、海洋、地震等多領域綜合探測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將為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和補充,可有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