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融資租賃業務近些年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天津并未滿足于現狀。在最新發布的《天津市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這座直轄市明確表示,要“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
距成立僅3個月,天津美的租賃有限公司便于今年8月獲準從事內資融資租賃業務試點。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更名為天津美的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其注冊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
作為知名家電企業,美的集團今年揮師北上“落子”天津,彰顯出這一國內融資租賃業高地的吸引力。而這也是繼2016年3月在深圳前海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后,美的集團發力租賃業務的又一重要動作。
除了美的集團,今年以來陸續獲得內資融資租賃業務試點的公司還有永鋼租賃(天津)有限公司、攀西金隆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聯匯租賃有限公司、天津德晟租賃有限公司和張保同輝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等等。
以張保同輝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為例,天津市金融局今年9月公示稱,經市金融局和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稅務局審核,擬同意將張保同輝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納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資租賃企業從事融資租賃業務試點。
融資租賃,是天津的特色金融業態,也是天津亮麗的“城市名片”。天津市金融局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天津總部法人融資租賃公司達到1764家,資產總額約1.8萬億元,飛機、國際航運船舶、海工平臺租賃業務領跑全國。
盡管融資租賃業務近些年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天津并未滿足于現狀。在最新發布的《天津市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中,這座直轄市明確表示,要“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
劍指“國際一流”
2016年,天津曾出臺《天津市融資租賃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融資租賃業發展描繪了藍圖。按照當時的說法,天津要“建設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與5年前相比,天津最新規劃并不局限國內,而是有了鮮明的國際視野,即“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
在“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方面,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船舶租賃中心。
以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為例,除了積極引入國際航空租賃企業和機構在東疆保稅港區開展業務,全力推動飛機進出口、離岸業務開展,推動飛機發動機租賃、專用通航飛機租賃等特色業務在東疆保稅港區進一步聚集,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還顯示,要建立飛機資產交易處置的規范化操作流程,建立東疆飛機資產流轉、處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搭建租賃全產業鏈平臺,推動飛機資產境內外流動互通等。
天津自貿試驗區租賃聯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李文增表示,天津提出“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其中特別提到要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船舶租賃中心,這與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有關。原因在于,天津的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國際航運范疇,不僅包括船舶海運之航運,還包括飛機航空之航運。由此,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船舶租賃中心是題中應有之義且與之相適應。
在城市定位方面,國家賦予天津的是“一基地三區”定位,而這當中就包括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當然,從現狀來看,天津在飛機租賃和船舶租賃方面也有明顯優勢。
據李文增介紹,天津的飛機、船舶、海工跨境租賃業務在全國占比高達80%,這說明天津融資租賃業擁有較好的與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船舶租賃中心相適應的發展基礎。
由于飛機租賃和船舶租賃業務對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要求較高,因此睿悅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方之庠認為,天津未來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船舶租賃中心最核心的還是要解決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問題。“融資渠道要多元,資金要給足,不僅是境內,境外融資也應放開。”方之庠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印發的《天津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就有助力租賃企業融資的利好政策,比如支持金融租賃公司及其境內專業子公司依法合規募集發行債券、資本補充工具,開展飛機租賃資產證券化業務。
李文增表示,天津融資租賃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和發展,應站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高度,向新加坡,特別是向我國的香港學習國際離岸金融的運營經驗,并進行交流與合作。因勢利導,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近些年奠定的離岸融資租賃業務發展基礎上,不僅要將天津的離岸融資租賃業務進一步做大做強,而且要帶動天津的離岸銀行、離岸保險等離岸金融業務逐步做大做強,并配合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推進,促進天津自貿試驗區逐步成為我國新的區域性離岸人民幣中心。
流轉平臺“迫切”
作為天津特色金融業態,融資租賃在國內有著較強的競爭力。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李文增認為,天津融資租賃業既有現實優勢,也有潛在優勢。
“從現實優勢來看,天津融資租賃業務總體規模大。以2020年12月末的統計數據為例,天津融資租賃業的業務規模已達2155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從潛在優勢來看,天津擁有比其他城市更好的建立全國性融資租賃登記流轉平臺的條件。早在2015年4月,國務院就印發了《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國發〔2015〕19號文),其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設立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 李文增稱。
李文增一再強調建立全國性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市場對于天津的重要性,“近年來,天津融資租賃業基本上在2019年的規模上下徘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該市場遲遲不能建立。”在李文增看來,這一市場的建立不但關系到天津融資租賃業集聚和輻射等作用的充分發揮,而且關系到京津冀、環渤海乃至全國融資租賃業的高質量發展。
2018年,國內融資租賃業監管曾迎來一次重大調整。當年5月,商務部發布通知,已將制定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劃給銀保監會。業界認為,融資租賃公司監管職責劃歸銀保監會后,有利于監管部門對融資租賃業務實行統一監管。而這也意味著,銀保監會的管轄權不再局限于金融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公司轉由銀保監會監管指導,除了整合國內租賃業監管外,還為天津設立統一的租賃資產流轉平臺奠定了有利條件。”據李文增介紹,天津此前對于設立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已經做了大量基礎工作。比如,近些年,天津與國家有關部門反復多輪溝通的同時,也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先行研究探索設立了純商業性運作的租賃流轉平臺,勾畫了“行業信息發布、線上信息咨詢”兩大基礎服務功能模塊、“資產交易服務、輔助管控服務”兩大增值服務功能模塊,以及“會員管理、數據分析”兩大輔助服務功能模塊;初步搭建了區域租賃平臺管理架構和發展規劃,為租賃資產出讓方和受讓方提供一站式、專家式、管家式、個性化服務等等。
在李文增看來,將中國租賃資產流轉平臺設立在天津,也可以便利租賃資產流轉環節與登記環節的有效銜接。原因在于國家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由設立在天津的中征(天津)動產融資登記服務公司負責,即中國租賃資產登記平臺已在天津運營。因此,在天津設立中國租賃資產流轉平臺擁有與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租賃資產登記平臺)對接的便利條件,平臺建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助力制造發展
集融資與融物于一體,融資租賃與實體經濟結合較為緊密,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資源配置、拉動社會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正是基于這種業務特征,融資租賃在助力制造業發展方面也能發揮積極作用。
上海一家外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融資租賃能為制造業更換設備提供直接租賃服務,尤其是對于那些還款能力強的優質客戶或通用性好的設備。與銀行信貸相比,融資租賃門檻更低,且負債與采購合一,資金到位更快,節省了運作時間,在支持制造業更新換代方面對標精準、有力有效。
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江蘇金融租賃稱其基于客戶技術改造、存量盤活、設備應用等差異化需求定制金融產品和服務,圍繞租賃物的生產、銷售、倉儲、使用、循環等全生命周期,提供綜合、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
作為工商銀行旗下的金融租賃公司,工銀租賃注冊地位于天津。從工商銀行獲悉,工銀租賃的設備租賃業務除了積極探索文化體育、醫療健康、綠色能源等領域業務創新模式,還在加大對清潔能源、智能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支持力度。
按照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的要求,站在“十四五”這一重要歷史時點,天津金融業應立足制造業立市,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用改革的辦法推進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在風險出清基礎上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增強金融服務制造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內國際貿易的能力,提升金融服務“津城”和“濱城”雙城發展水平,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把政策、機制、產品和監管創新鏈接到各類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上來。具體到提升融資租賃服務產業功能方面,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表示,要進一步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租賃業務。
李文增表示,進一步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租賃業務,需要政府部門制定與天津的融資租賃業大規模進入這些新興產業相適應的具體產業鼓勵政策,包括稅收和信貸的傾斜政策等。
“租賃+”的探索
依據現行《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適用于融資租賃交易的租賃物為固定資產,另有規定的除外。”其中,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應當以權屬清晰、真實存在且能夠產生收益的租賃物為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發布的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支持融資租賃公司試點開展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業務,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更好發揮租賃服務實體經濟作用。
傳統融資租賃交易中,租賃物通常為有形物,主要表現為設備、車輛、船舶、飛機等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動產。而無形資產融資租賃的標的物比如知識產權等,則表現出顯著的無形性特征。方之庠表示,發展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業務需要解決三大難題,即價值認定、產權認定和二手標的物的轉讓問題。在其看來,融資租賃公司開展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業務時,尤需做好風險控制。
除了無形資產融資租賃,在進一步拓展租賃標的物范圍和加強業務創新方面,天津金融“十四五”規劃還提出,積極研究推動“租賃+保險”“租賃+擔保”“租賃+投資”等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探索以多元化方式實現增信和分險,發掘和形成一批示范性強、特色突出、適宜度高,貼近企業需求的創新產品。
“對于‘租賃+保險’‘租賃+擔保’‘租賃+投資’等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實際上在‘十三五’期間,天津的融資租賃公司就有實踐探索。”據李文增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的一些融資租賃公司在運作融資租賃業務時,就與保險公司有著較為密切的合作,例如工銀租賃和民生租賃在做相關飛機和船舶租賃業務的同時,就與天津市的財產保險公司開展合作,即一邊做租賃,另一邊做財產保險,從而形成“租賃+保險”的產業鏈集約化普惠金融服務發展模式。道理相同,按照此模式合作運營,“租賃+擔保”“租賃+投資”也能收到同樣效果。特別是“租賃+投資”非常重要,它能促進融資租賃帶動投資,進而成為推動經濟加快發展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