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布的成績單,折射出天津自貿試驗區的蓬勃發展活力。作為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天津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不斷激發自貿政策外溢,多領域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高質量發展掀起澎湃之勢。
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今年8月,天津自貿試驗區兩大聯動創新區正式掛牌。天津自貿試驗區享受的市級事權和部分國家事權的政策措施擴展到整個聯動創新片區,在政策、產業、科技、金融、人才、開放等多個層面推動兩個區域深化改革。這成為我國第一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天津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擴大自貿政策外溢性的有效途徑,在濱海高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設立了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讓更多企業享受到自貿試驗區政策‘外溢’的紅利,進一步發揮了自貿試驗區服務輻射和示范引領作用。”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副局長曹正清說。
據了解,今年,天津自貿試驗區發起召開首次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有力促進京津冀開放協同、創新協同、產業協同。同時,圍繞建立金融、貿易、投資等“六大自由”制度政策體系和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對外交流合作平臺,天津自貿試驗區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服務貿易、基因細胞治療、保稅+產業、跨境電商、要素市場建設、供應鏈金融、法律服務業等自貿試驗區特色產業培育、功能開發,取得顯著成效。
政策紅利釋放,引領動能持續增強。新近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天津自貿試驗區新登記市場主體8618戶,同比增長27.92%,注冊資本2272.37億元,同比增長10.02%;實現合同外資金額73.93億美元,同比增長29.94%;備案境外投資機構14個,中方協議投資額3億美元。
與此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新”意盎然。今年以來,天津自貿試驗區推動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落地,進一步增強天津口岸服務能力。會同天津海關創新“保稅倉庫結轉”“保稅船舶物料跨關區直供”“兩倉合一”“一船多供”“先供后報”等多項便利措施,助力京津冀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研發全國首創的“數字倉庫+可信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市場+場外風險管理”五位一體供應鏈金融創新體系,可信倉單創新模式已經實現數倉改造并試單成功,已為企業授信總額23.5億元人民幣,投放規模約5.5億元人民幣。
打造世界一流自由貿易園區
“按照市委賦予天津自貿試驗區‘著力建設國內國際經濟雙向循環的重要資源要素配置樞紐、京津冀現代產業集聚區、中日韓自貿區戰略先導區,打造世界一流自由貿易園區’的目標定位,我們初步完成自貿試驗區‘十四五’規劃編制,擬于近期正式對外發布。”曹正清介紹說。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立足于天津海陸交匯樞紐的交通區位優勢,圍繞天津自貿試驗區“十四五”期間的定位目標,服務“1+3+4”現代產業體系培育,進一步集聚國際船舶代理、海洋科研科技、生物醫藥、金融創新、信創、“保稅+”等功能,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推進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擴大自貿政策外溢性,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對外橋頭堡、試驗田,服務和賦能“一基地三區”、津濱雙城格局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中,在擴大自貿政策外溢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將高標準建設濱海高新區及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動創新區,健全聯動創新工作機制,抓好聯動創新工作任務落實。依托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創新平臺,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區基地,聚焦數據產業化、基因細胞治療臨床轉化應用、離岸研發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
在加快制度創新突破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積極推進數據、金融、人員等關鍵要素跨境自由流動,重點推動在培育集聚場外風險管理業務、建設北方風險管理中心、探索建設國際數據服務特區、積極盤活各類要素平臺、面向日韓開放創新和國際合作、構建新型供應鏈金融生態、打造風險可控的自貿試驗區內外資金通道、優化法治環境等方面持續用力。
“未來,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將以首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召開為契機,搭建京津冀自貿試驗區開放合作平臺。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深入研究RCEP、CAI、CPTPP等國際多雙邊投資貿易協定,依托國際科技工業園、國際數據服務特區等創新發展項目,在知識產權互認、離岸研發等領域,提出開展風險壓力測試的方向和實施路徑。”曹正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