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4年前變更企業名稱和注冊資本時并沒有向商務部門及時備案變更情況,同時新《外商投資法》實施,無法進行重新備案,努力2天,辦成了。企業注冊新公司,名稱審批系統不支持,2天后,辦成了……今年8月,東疆市場監管局成立的“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讓很多“辦不成”辦成了。
“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的“主理人”叫做白露,是東疆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科副科長。至于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他笑稱,“也許是名字起得好,讓來辦業務的企業明明白白,如飲甘露。”“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的成立讓東疆的專業審批團隊錨定實際業務中的特殊復雜問題,讓東疆“專家+管家”式服務更加走近企業,為企業打造辦理業務的“加速引擎、安心底盤”。
“我們主要的業務是企業登記注冊,如今我們采用的全部為網上自主申報,除非遇到困難了,企業的工作人員才會來到辦事大廳。”白露解釋說,面對新業態、新需求、新煩惱,他們也要有新擔當。
日前,榮程集團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并基于自身碳配額申報和碳資產開發等業務需求,計劃設立碳資產管理公司。“由于碳資產管理屬于新領域,名稱申報系統中沒有相關行業用語。我們了解到企業的訴求之后,第一時間研究相關政策,向上級部門爭取支持。”白露解釋說,在他們的積極協調下,企業在第二天就順利拿到營業執照。
“這服務太棒了,在我們簽約之前拿到了營業執照,省去了很多時間,必須點贊!”在領取營業執照時,天津榮程鋼鐵集團投融資部投資經理劉金澎說,在企業落地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特殊問題,比如:名稱、經營范圍上的一些個性化需求,或者說一些現有政策不明確的地方,困擾著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現在,再遇到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工作室。”
“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主要成員共有5人,都在常年從事一線窗口服務企業工作,“我們在工作中才最能了解企業對營商環境的需求。”當有新規定出臺時,“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作為服務區域招商與企業發展的“雙向參謀”,是幫助企業溝通協調的“最佳人選”,甚至是企業需求的“代言人”。
工作室成員高倩此前一直從事商務部門外資審批工作,對外資企業的商務審批備案工作尤其熟悉,“上個月,我們接到一家外資企業的緊急求助,說他們在銀行辦理外匯注資時,銀行發現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公示顯示的信息與營業執照登記信息不一致,資金無法入賬。”高倩在查閱企業經營狀況后,發現該公司在之前變更企業名稱和注冊資本時并沒有向商務部門及時備案變更情況,導致企業主體信息與外資備案公示信息不一致。
高倩和同事立即將企業信息逐層推送至商務部,經過溝通協調,成功實現了企業外資公示信息和主體信息的同步更新,確保了信息的一致性,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工作室的成員周磊、季勝光、孟士杰還具備納稅服務、招商引資等領域的工作經驗,為企業“把脈問診”、排憂解難。
工作室成立3個月來,先后為招商項目解決各類問題近50個,得到了轄區招商部門和駐區企業的高度認可,“光是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表揚電話就接到好幾個呢!”周磊說,“以往辦事人和窗口工作人員交流給人的感覺像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工作室作為政務服務部門采取的一種獨特的服務形式,首先從感官上講就相對比較靈活,褪去了管理者的外衣,而是站在企業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為群眾辦實事要把便利帶到群眾身邊,商事制度改革要把便捷送給企業。工作室在帶給企業創新突破的同時,也總能為企業帶來暖心服務。在企業異地辦理業務時,有時并不能完全掌握東疆創新改革帶來的政務便利,這時“白露商事登記服務工作室”便會做好“云向導”,讓企業身在異地,也能選擇到最方便、最適合自己的東疆創新成果。
“有的辦事人長期在外地工作,當他想要變更登記業務時,公司的相關人員也分散在全國,集中簽字存在一定困難。”白露回憶說,為保證業務辦理一次性申報通過,他們全程通過線上指導。針對企業人員分散無法集中簽字的問題,工作室人員提供了郵寄傳簽、窗口代收代辦的方式,最終順利辦理了相關登記業務。
“我一會兒去市市場監管委!”“跟稅務那邊聯系得怎么樣了?”……午休時間的天津市東疆保稅港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仍顯得格外熱鬧。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圍站在一起,正在忙碌地匯總當天企業提出的難題,同時分類已辦結的證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全力以赴把這件惠企實事辦久辦細辦好。
“其實我們白露工作室真正的口號是:不耍假把式,只做真服務。”白露說,他也希望,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真真正正地讓企業在辦理業務中明明白白,如飲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