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批準,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濱海新區分局發布中標通知,確定天津港保稅區城市更新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區域(以下簡稱: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的實施主體。本次中標,標志著天津市首個大型“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區位圖
“工改工”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重大工程項目。所謂“工改工”,是指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摒棄傳統房地產開發思維,維持原工業用途土地性質不變,改造升級原有廠房功能或翻建新型產業設施。
區位優勢
天津港保稅區因港而生、依港而興,是我國第二個、北方首個保稅區,始終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本次實施城市更新的海港區域是天津港保稅區的起步區和發源地,其地處天津市濱海新區核心區。東側緊鄰天津港北疆港區,西側緊鄰海濱高速,距離天津主城區約38公里,位于京津城市帶和環渤海城市帶的交匯點,是連接天津港和濱海新區主城的產業黃金區位。
海港區域因產業定型早,當前產業結構偏傳統,區域面貌和載體功能難以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在天津“制造業立市”和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天津港保稅區以海港區域城市更新為抓手,聚焦打通集疏港堵點、搭建跨境交易服務場景和建設智慧低碳綜合保稅園區等具體目標,著力提升天津國際貿易能級、促進天津口岸經濟轉型升級和濱海新區港產城融合發展。
突出特色
在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謀劃下,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一期投資約110億元。百億級資金投向“工改工”的產業園區更新,是天津乃至國內城市更新領域難得一見的大手筆。依托天津市開放型經濟中心和國際物流貿易高地的功能定位,以及“自貿區+綜保區”雙重政策加持,海港區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將重點突出新窗口、新布局、新動能、新空間和新模式的“五新”特色目標。
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突出“新窗口”特色目標,通過提升港航服務能級和國際交往能力,將海港區域打造成為輻射內陸廣袤腹地、聯通國外廣闊市場的對外開放門戶,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等多元化業務,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同時,項目突出“新布局”特色目標,旨在促進海港區域轉型升級,打造天津口岸經濟和保稅加工貿易的首選承載地,使區域從出口導向到雙向開放,提升區域國際貿易能級,輻射京津冀和三北市場。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綜保區21條”)明確提出,賦予綜合保稅區改革開放新使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研發資源、夯實的制造業基礎,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突出“新動能”目標特色,力求用好用足“綜保區21條”,積極拓展保稅研發、保稅檢測、保稅維修再制造等制度創新探索,使海港區域逐步轉向新型保稅產業,實現區域產業能級提升和動能轉換。
▲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總平面規劃圖
此次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更新范圍6.5平方公里,項目突出“新空間”特色目標,將著力加強海港區域與周邊區域的融合發展,打造區港聯動、產城融合的海港腹地經濟體,建設智慧低碳園區。項目還突出“新模式”目標特色,創新產業園區投資運營模式,將搭建國企主導,多元主體的新模式。在資本市場層面,引入多主體資本助力海港區域產業發展。在產業招商層面,精準策劃產業招商路徑,制定完善的招商產業政策體系。在運營模式層面,“孵化+投資”新興產業。最終實現政策性金融支持和產業資本參與的多贏格局。
城市更新的本質是城市發展的轉型升級,可以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實現城市精明增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的實施,是貫徹落實全市“雙城”發展戰略布局,推進美麗“濱城”建設的實際體現,項目將在“五新”特色目標指引下,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