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天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供應鏈可視化”場景入選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
據悉,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主要依托工廠或車間,面向單個或多個制造環節,提煉關鍵需求,通過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北斗系統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核心制造環節的深度融合,重點梳理凝練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制造優秀場景。
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到底有多“優秀”?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供應鏈“可視化”這種“看得見”的管理方式,在一罐奶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天津伊利乳業是伊利集團全資子公司,2010年在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正式建成投產,是國內領先的乳粉加工工廠,日產150噸嬰幼兒及成人配方奶粉,目前共有7條生產線,生產設備實現了全過程中央集成自動化控制。
準確傳遞
據天津伊利工廠負責人介紹,天津伊利工廠已經實現國際供應鏈全鏈條管理。由于工廠原料需要從新西蘭ODL工廠購入,以往進出口各個環節信息都是通過郵件傳遞,如果信息、單據等不能及時準確傳遞便會影響進口申報,并且會降低線下信息傳遞、成本收集及分析等工作效率。“如果對于整個國際供應鏈成本無法通過線下及時準確的收集統計分析的話,會直接影響國際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決策,這一點也很重要。”天津伊利負責人說。
有據可依
2020年,天津伊利工廠開發應用國際供應鏈貿易系統,無論是從ODL工廠出口報關發生的運雜費還是天津工廠清關的稅款、清關費用等信息,進口成本核算清晰了然。
從ODL工廠生產、檢驗放行、裝箱發運、海運清關報關,稅費、貨物入庫等整個貨物流向透明可視。同時,國際貿易系統與天津工廠ERP系統的WMS系統之間對接,實現與新西蘭整個國際供應鏈條系統化。系統所具備的分析功能,實現了成本數據的收集及分析,國際供應鏈的戰略方向也更加“有據可依”。
“天津伊利通過搭建國際供應鏈管理系統,將整個國際供應鏈過程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發運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三流均可視化、可追溯、可查詢、可分析。”天津伊利進出口業務經理介紹,國際貿易系統搭建成功后,縮短供應鏈周期,提升了人員工作效率,進口申報單據差錯率削減95%,開展供應鏈改善削減國際供應鏈成本3-5%。
當下市場,建立數字化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供應鏈體系越完善,競爭力就越強。
伊利奶粉事業部在全國建立十多個產品物流分倉,有3500多家經銷商,之前物流分倉及經銷商的庫存、新鮮度、銷售情況都是通過手工統計,經常出現反饋不夠及時,一旦出現原料缺貨、設備故障、運輸延遲等不確定因素都可能造成供應鏈條斷裂的情況,從而導致產品積壓或斷貨。
打造平臺
伊利很早就意識到供應鏈建設的重要性,打造了信息化實時管控云商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產品從工廠端到消費者端的實時管控。
“無論是分倉發貨還是經銷商入庫管理,各流程中都包含產品的追溯掃碼操作。分倉的銷售訂單和經銷商的采購訂單一一映射,二者能相互同步生成。”天津伊利物流分倉經理在向記者介紹,實現產品端到端的流轉過程中,記錄了產品各環節的操作時間接點,同時將追溯碼對應的原料信息、批次信息、質檢信息、物流信息等進行應用的過程。
高效精準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信息化實時管控云商平臺實現了產品流通環節的信息追溯率100%,經銷商庫存準確率100%,門店庫存管理準確率100%,計劃準確度提升。
“每一位終端客戶拿出手機,對準奶粉包裝罐底的二維碼輕輕一掃,全鏈條信息追溯清晰明了。”物流分倉經理進而表示,云商平臺讓從“工廠到餐桌”的整個鏈條更加透明、高效、安全。
當下,智能制造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伴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和成熟,人們的目光延伸至端到端價值鏈的全過程,依賴于大量實時的信息,做出最精準的決策判斷。天津港保稅區全面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并積極開展智能工廠培育創建工作,實現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穩健向前發展,為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和美麗“濱城”建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