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幸運了!天津自貿區的‘綠藥’政策,讓我們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接受到了國際最先進的藥物治療,免去了出國治療的奔波之苦,而且整體費用也降低了不少。”2021年12月8日,來自武清區的難治性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72歲患者張女士在天腫空港醫院,通過天津市自貿區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接受了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藥品的治療。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現代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癌癥負擔在近幾十年來逐漸增加,癌癥防控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當今國際上腫瘤診療研究進展迅速,新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不斷出現,但由于種種原因,國外先進藥物和技術進入國內臨床使用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出現了“病等藥”的現象。在發達國家已經上市的藥品、設備和耗材,到中國境內上市及使用往往要滯后3-5年時間。
為讓國人同步享受到國際最先進的藥品和治療技術,2019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推動自貿試驗區創新升級的“自選動作”和“任務清單”,出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明確提出:“爭取對國外已依法批準上市但未獲得我國注冊批準的藥品進口注冊申請,可按照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的要求,申請實行特殊審批。”在自貿區內打開窗口,讓在自貿區就診的患者率先用上我國境內還未上市的創新藥。
同年,天津自貿區重點開展了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試點,探索引進境外已上市、境內未上市進口特殊急需藥品,率先在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以下簡稱“天腫空港醫院”)開展臨床應用,打通臨床急需藥品進口渠道,提高創新藥物可及性,大幅降低用藥成本,造福廣大患者。
截至2022年2月底,天腫空港醫院已向有關部門申請3款臨床急需進口藥品,已有14名患者(最小3歲、最大73歲)用上了這些藥品,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其中8人已經順利出院。相比于國外治療,每名患者整體治療費用平均降低了50—60%。
天腫空港醫院成為天津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開展此項目的醫療機構,并力求不斷擴大進口藥品種類,真正惠及更多的腫瘤患者,為區域和國家發展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發揮了先行先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