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在歷史的長河里,無不是創新者開拓進取,無不是革新者探索新路。天津自試驗貿區成立七周年,以開創者、奮進者、改革者姿態交出歷史答卷。
在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的機庫里,5架飛機正在進行檢修,該公司總經理暢通說:“兩年前,機庫最多2-3架同時檢修,今年最多的時候,機庫有8架飛機同時維修?!?/p>
2017年4月成立的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民用飛機制造商龐巴迪的子公司,主要負責飛機檢修。在暢通看來,如此高增長業務水平,一方面是企業自主創新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得益于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多項政策扶持。
暢通表示:“保稅區十條和自貿試驗區相關政策落地后,業務由只在機庫維修的業務,逐漸擴展壯大到世界各地的,特別是東北亞等海外地區進行航線支援。在去年天津海關區塊鏈技術上線以后,以前需要2-3天報關進行緊急航線支援,現在當天就可報關辦理出去。2021年龐巴迪(天津)較比去年產值增長50%,今年保守估計龐巴迪(天津)產值增長速度有望突破20%?!?/p>
這只是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展的一個縮影,2015年4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至今已走過七年發展歷程。從自貿建設到自主發展,累計實施制度創新措施502項,向全國復制推廣38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
天津市濱海新區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單澤峰表示,2021年底,自貿試驗區市場主體累計達7.9萬戶,是自貿試驗區成立前的3倍,注冊資本達3.9萬億元,引進各類外商投資企業近4000家,注冊資本近萬億元。亞投行全球首個總部外功能中心、空客A350寬體機完成和交付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推動航空航天、醫療健康等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千載之勛,一朝可立。企業紛至沓來的底氣源自天津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產業優勢,創新優勢。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沈蕾表示,天津自貿區先后向商務部上報了6批改革試點經驗和4批“最佳實踐案例”,其中,“保稅租賃海關監管新模式”入選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最新一批“最佳實踐案例”。目前已有32項改革試點經驗和6個“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向京津冀地區自行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五批次共118項,發布創新實踐案例7個,金融專項創新案例100個,有效發揮了自貿試驗區示范帶動作用和服務輻射功能。
天津市副市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王旭表示,以天津之為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天津自貿試驗區在引領全市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龍頭、試驗田、橋頭堡作用,在融入和服務國內大循環,暢通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展現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