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東疆結合自身優勢,以建設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汽車、租賃、數字貨運五大主題產業園區為重要依托,優化布“局”、提升格“局”、服務大“局”、開拓新“局”,交出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發揮平臺效應
眾多項目落戶聚集
一季度,東疆綜保區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完成1156.5億元,增長7.4%;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3.9億元,增長7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0.76億元,增長14.2%,其中財政收入中稅收占比96.2%,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以來,東疆依托產業、政策和服務優勢,結合濱海新區區位、載體和環境優勢,優化空間布局,發揮平臺效應。
以冷鏈物流園區為例,依托區域內5個已建成冷鏈項目與4個項目,形成“綜保”與“非保”兩個片區,聯合東疆數字一體化平臺與冷鏈交易市場兩個平臺,進一步構建集倉儲、物流、交易、金融、科技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冷鏈物流產業生態。園區的平臺效應,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冷鏈企業選擇東疆。一季度,大北農、美肉商城等眾多冷鏈項目落戶。
“合理的空間布局,可以有效地‘以園聚鏈’,令產業慢慢從物理集成轉向化學反應,實現從‘聚變’到‘裂變’的升級。”中創智慧冷鏈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施柯慶對主題園區及未來在東疆發展充滿了信心。
在租賃產業主題園區,這里正重點打造東疆中交·C谷、周大福金融中心租賃產業實際載體,將租賃企業、租賃人才、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及產業相關服務群體、實體聚集起來,形成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模式,引導租賃相關企業帶動產業相關主體,回歸津城、扎根濱城,為東疆加快建設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夯實實體基礎。
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產業鏈條拓展延伸
租賃業是東疆的“金字招牌”,作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這里早已不滿足于單純的飛機租賃業務,正通過打造多種飛機資產處置模式,不斷做深做強產業“售后服務”體系,涉足產業鏈中后端“深水區”。針對租期內管理、資產交易流轉、退租飛機處置等產業鏈中后端環節,東疆通過打造“租賃+買賣”“租賃+維修”“租賃+改裝”等多種飛機資產處置模式,更為深入地將專業服務從飛機租賃產業鏈的“資金端”拓展延伸至“資產端”,加快形成覆蓋航空租賃全生命周期的資產管理體系。
在汽車板塊,今年以來,東疆在已有的汽車租賃、網絡貨運、平行車進口、二手車出口、智能網聯等汽車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基礎上,以建設汽車流通核心區為目標,聯動生產、促進消費、助推貿易、促進就業、活躍金融,吸引各類汽車產業要素向東疆集聚,相互賦能,融合發展,提升了東疆對天津乃至全國汽車產業資源的配置能級。
搶抓政策機遇
向創新突破要潛力
在海關、商務、文物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今年,東疆圍繞汽車文化產業鏈條,以古董車為特色領域,積極研究國內外古董車產業發展模式,完成超百年古董車通關、進口及拍賣交易業務,打通了古董車全鏈條業務流程。
而在保理圈,東疆同樣備受關注。天津被譽為國內“保理之都”,在天津市金融局最新公布的保理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中,東疆10個案例成功入選。按季度繳納增值稅、ABS差額納稅等政策創新為企業降低稅負,提供了額外的現金流支持。
國內首單軌道機車定制化租賃項目啟動,京津冀首單政府性融資擔保匯率避險業務落地……今年以來,東疆搶抓政策機遇,充分發揮綜保區、自貿區區域疊加、功能互補優勢,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推進自貿區創新改革,不斷向創新突破要潛力、向功能拓展要活力。
尋找發力點
孵化新業態
在年稅收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后,東疆持續思考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尋找拓展未來的發力點。
數字貨運業是東疆快速增長的板塊,這里正聚焦新技術引領的數字貨運產業鏈革新,緊跟智能網聯化、駕駛自動化、能源綠色化、資產服務化趨勢,完善智能集卡、智能網聯車測試及示范等創新應用場景,在東疆測試新技術、孵化新業態、衍生新模式,打造貨運產業數字化新生態。
今年以來,榮慶物流、陜鋼集團等國內多家大型企業接連來到東疆賦能添翼,布局智慧物流項目,為東疆構建智慧物流產業新格局奠定基礎。目前,在這條“新賽道”上,東疆已聚集滿運、貨拉拉、長久智運、鐵鐵智慧物流、順豐物流、京東物流等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智慧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