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會同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舉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新聞發布會,對即將自5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政策進行了解讀。
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市場監管委負責同志表示,在自貿試驗區實施的市場主體確認登記改革,是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工作要求的具體舉措,可以更大程度尊重市場主體登記自主權,更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發布會上,天津市市場監管委負責同志對《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主體確認登記試行辦法》進行了重點解讀。
根據文件明確,“確認登記”就是市場主體申請人,根據確認登記的流程和條件申請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登記機關依職權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確認、登記并公示的一種制度。
與行政許可的準予登記不同之處在于,行政許可的登記需要按照行政許可的程序、規則進行登記,各類申請需要登記機關準予才可以登記,包括可以由市場主體自行決定的人員任免,經營活動,經營期限、經營方式、注冊資本認繳數額、出資時間等等。
但確認登記的不同在于,市場主體要按照確認登記的程序,以確認登記的規則來進行登記,只要符合規則要求的,登記機關都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自行承擔申請材料真實、合法、有效的責任,登記機關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認為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確認,就視為登記,并進行公示。
形式上看兩種登記制度,登記機關都是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但是確認登記從尊重市場主體登記自主權出發,將更多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事項放權給市場主體,登記機關減少干預,市場主體的登記自主權更大。
確認登記制改革實施后,自貿試驗區的市場主體將按照新的登記規則進行登記,全面推行一網通辦,申請材料大幅減少,登記程序簡化,特別是將現行登記規范中的備案事項調整為自行公示的內容,由市場主體履行公示義務,并對公示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不但更大程度尊重市場主體登記自主權,也為市場主體節約了辦事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有利于誠信體系的建設。
對“尊重登記自主權”,天津市市場監管委負責同志也進行了解讀:
“尊重登記自主權”并不是說市場主體不經登記就可以以市場主體名義開展經營活動,其含義應當理解為要依法尊重市場主體對自己要注冊的名稱、要從事的經營范圍、要認繳的注冊資本、要選擇的經營地點、要確定的主體類型等的自主登記權。
只要市場主體依法申請登記,登記機關都應當予以確認,不做人為限制和行政干預,讓市場主體更有自主權也更有活力。但是,在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任何一個權利方同時也是義務方,在市場主體登記中,登記機關可以先賦予相應的登記自主權,且明示應當履行的義務,比如公示的義務、年報的義務、誠實的義務、信用的義務,這些都是市場主體應盡的義務,如果在事中事后檢查中或者被相對人投訴存在不能如實履行義務情形的,監管部門都要進行調查核實,一經查證屬實將予以處罰,包括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撤銷身份冒用、撤銷虛假登記等,還要特別標注在企業名下。
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的負責同志出席了發布會,自貿試驗區天津機場片區、天津港東疆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以及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濱海新區公安局、濱海新區稅務局和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市場監管局、稅務局的同志參加了會議,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和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負責同志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相關媒體進行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