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過天津濱海機場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來自西班牙進口的416公斤伊比利亞火腿順利放行。本批進口火腿,是大通關基地五類指定監管場地開通運營以來保障的首票貨物,也是天津空港口岸保障的首票進口肉類貨物,首票貨物順利通關,標志著大通關基地口岸功能逐步落地,各項業務有序展開,全面運營駛入快車道。
天津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是天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一基地三區”建設部署實施的重要航空樞紐工程,是承接北京貨運功能疏解,建設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的重要載體,對于增強天津自貿試驗區航空口岸功能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視口岸功能建設工作,在市商務局、天津海關、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大通關基地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了進境肉類、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水果、植物種苗五類指定監管場地。據悉,五類指定監管場地在2021年9月份至2022年6月份,集中完成海關總署驗收,2022年6月24日全部開通運營,開通運營后將為天津機場進口境外冷鮮貨物提供保障。
據天津航空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通關基地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持續針對“冷鮮貴特快”行業開展廣泛招商,重點吸引醫藥、冷鏈物流頭部企業落戶,全面提升大通關基地通關保障和招商運營水平。
“十四五”期間,天津港保稅區將依托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政策優勢,著力打造兼具口岸、商貿、多式聯運功能的綠色智慧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發揮好大通關基地口岸載體功能優勢,遵循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優化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生態,為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和區域商貿中心,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