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天津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定不移遵循“三個著力”指引,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干部群眾踔厲奮發、聚力攻堅、勇毅前行,開創了經開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
天津經開區推出“非凡十年·泰達”主題宣傳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來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更大決心、更大干勁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譜寫天津經開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華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改革風勁,創新潮涌。渤海之濱天津素來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前沿高地,2015年4月21日,我國北方首個自貿區在這里掛牌成立,令這片熱土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中心商務片區是天津自貿區的三大片區之一,“重點發展以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是國務院批復中給予其的功能定位。七年來,這里大力探索制度創新路徑和方向,持續構建有利于金融主體聚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產業環境,實現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組數字清楚地展現出中心商務片區發展成績:從掛牌伊始至2022年8月底,這里累計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已超1.8萬家,注冊資本超1.1萬億元;累計聚集金融、類金融機構近3000家,其中,央企金融板塊聚集效應持續放大,80余家央企在片區設立400余家創新型金融主體,投資總規模超3000億元。區域企業年度營業總收入從七年前的百余億元增長到1800億元以上,凈增17倍之多;先后有90余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在全國和天津市復制推廣……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置身風雷激蕩的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這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生機勃勃的“試驗田” 特色金融引領全國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是中心商務片區的一貫堅持。這里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積極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試點,貢獻了一批頗具特色的創新成果。
商業保理就是中心商務片區重點打造的特色金融創新,從2016年開始,“中國商業保理之都”的稱號就在這片“試驗田”上慢慢叫響。這里錨定行業發展訴求,制定行業標準、出臺相關政策、首創業務模式,全國首個保理會計準則、首個保理合同范本等20余項全國首創在這里實現,搭建了首個全國性商業保理交流峰會——中國商業保理行業峰會,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為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云鏈(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是2015年7月入駐中心商務片區的保理企業,這些年來,依托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該企業不斷創新產品與運營方式,持續升級“云鏈模式”,成為國務院國資委重點支持的“互聯網+”和央地協同創新平臺,助推企業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1年末,云鏈平臺擁有注冊企業用戶超13萬家,核心企業實現“云信”確權超4900億元,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應收賬款保理融資超3200億元,商業保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潛力持續釋放。
得天獨厚的行業發展底蘊,創新優質的行業發展環境,吸引了眾多保理企業紛至沓來。目前,中心商務片區已逐步成為各優質企業落地保理公司的首選之地,160余家優質背景保理企業聚集于此,保理公司資產總額超1500億,占全國20%。片區已聚集全國首家“千億央企保理公司”——國新保理,誠通、中化、中船重工等為代表的央企背景保理企業20余家,占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
在天津市金融局大力支持下,片區建設了全國唯一的商業保理創新發展基地,連續兩年推出二十條行業重大創新政策,充分發揮行業創新聚集和示范引領作用,并獲得商業保理“審管服”綜合授權試點批復,項目審批時間大幅壓縮,企業自申請之日起一周即可落地。從2021年至今,中心商務片區通過創新先行先試,形成多個行業重大創新案例,先后實現全國首筆跨境人民幣國際保理業務,打通國際保理障礙,開辟保理業務新場景;成功試點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貸款發放+保理業務”的供應鏈金融場景,開創了首次將央行數字貨幣通過商業金融機構完成貸款發放的成功實踐;稅收優化政策實現新突破,在監管部門指導下,成功壓降企業資金成本。
保理行業高質量發展態勢日益明顯,中心商務片區特色金融品牌“越擦越亮”,發展水平引領全國。目前中心商務片區已然成為了我國商業保理機構聚集地、模式輸出地、創新策源地、發展至高地,成為保理產業發展的樣本與典范。
產融結合增值賦能 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產融結合,打造自貿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新高地”,是中心商務片區的一大特色。作為國家首批產融結合示范區,中心商務片區深入研究各產業鏈的各供應環節與金融的融合,將金融發展優勢與制造、科創等實體經濟緊密結合,使自貿區建設更好地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這里服務供應鏈發展的金融牌照齊全,片區累計聚集150余家法人持牌及其分支金融機構,是天津市僅有且國內少數的金融全牌照區,在金融企業、資金資本聚集和金融服務平臺、金融創新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全鏈式發展,切實為實體經濟發展嵌入強勁的金融“助推器”。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天津經開區重點汽車企業。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是旗下的合資公司,是經中國銀監會批準,天津第一家,也是中國第一家民營資本為主的汽車金融公司,落戶在中心商務片區。這些年來,長城汽車金融面向B、C兩端業務場景,以“場景 金融 科技”為發展策略,依托長城汽車本品牌、多品牌及二手車業務領域的“三駕馬車”,積極拓展汽車金融產業鏈,公司注冊資本由21億元人民幣增加至66億元人民幣。目前,長城汽車金融貸款用戶已達150萬,合作伙伴超過2100家,是金融與產業深度結合的典范。
這些年來,中心商務片區重點打造了“汽車+金融”、“能源+金融”、“醫藥+金融”、“智造+金融”等特色顯著的“產業+金融”的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在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支持下,片區也積極推動產融結合重要載體平臺建設,助推金融業與實體產業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增值賦能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海河沿岸的濱海基金小鎮,從去年揭牌成立以來,頗受投資人關注。這里正依靠產業金融發展特色,有效引育、服務實體經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從去年6月正式運營開始,我們每周、每月都定期舉行沙龍等活動,吸引投資方與企業對接。如今,濱?;鹦℃傄褜牒:赢a業基金、濱海產業基金、泰達引導基金等三級政府引導基金和天津OTC、華夏銀行總行級托管機構等市場化機構,引進60余家基金管理人及產品落地?!睘I海基金小鎮聯合運營方青創巢投融資孵化加速器創始合伙人劉曉龍介紹。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市場主體活力的背后離不開放權賦能和制度創新。近年來,中心商務片區持續構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生態體系,營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發展環境,更好地賦能企業發展。
這里貼合數字經濟特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了全市首個平臺經濟集中登記試點,實現個體工商戶一網通辦;率先將互聯網醫院納入“一企一證” 政務服務清單,將企業申報時間壓縮一半,形成泛生子、零氪科技、高濟醫療等多家上市和擬上市醫療企業聚集的數字醫療產業“生態圈”;“跨省通辦”政策落地,片區與北京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合作共建“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合作聯盟”,26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在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基礎上,中心商務片區創新建立了自貿區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不斷創新跨境投融資服務體系,在跨境資金融、貸、投、管等領域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鏈條,跨境投融資平臺功能持續提升。
“我們與銀行一起開展FT賬戶的功能挖掘與創新,圍繞自貿金融交易銀行綜合化服務、FT賬戶項下結售匯、匯率避險服務等三個重點方面,瞄準資產管理、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重點需求金融行業,進行FT賬戶體系下全方位應用場景解讀與探索創新。去年全年推動FT賬戶開立超百個,新發生業務結算量近千億元。”天津經開區自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有效幫助企業利用跨境支付參與跨境并購投資等多種業務,為賬戶的擁有者在更高平臺參與國際競爭創造了條件。
放權絕不是放任,它需要強大的事前事后監管體系,更加完善的法制化環境支撐。針對近年來金融業的開放變化,中心商務片區著力推動法治配套環境建設。如對標國際先進金融監管理念,支持區內企業試水金融監管沙盒模式,對業務過程中的產品信息、底層資產信息以及客戶交易資金實施全程監控,有效防控創新型業務風險;成立泰達金融法庭,實現金融糾紛多元調處、端口前移,在源頭上提高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能力,由其推出的“要素式審判+互聯網法院+賦強公正”金融司法服務模式,將案件審理時限壓縮三分之二,被國務院自貿聯席會簡報刊載、全國推廣,形成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天津自貿模式”。優質的司法服務贏得了區內企業的高度贊譽,為維護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區域金融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改革步伐永不停歇。步入“十四五”,新的征程已經開啟,中心商務片區創新的腳步會愈進愈勇,這里將更加積極主動融入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拓展開放的廣度深度,為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