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發文,批復同意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天津(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下簡稱“離岸基地”)建設天津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
建設模式全國首創
據了解,為擴大自貿政策外溢性,加強與全市改革創新聯動,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與產業創新發展局在全國首創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建設模式,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獨特優勢,擇優篩選業界影響廣泛、技術實力突出、創新需求強烈的創新平臺建立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協同推動前沿領域政策和產業創新。
去年,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與產業創新發展局已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建設了兩個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在數據產業化、基因與細胞治療領域開展創新探索并取得較好的階段成效。
示范基地再添新成員
根據批復,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建設的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將圍繞綠色低碳金融體系建設開展制度創新,提升綜合性、多樣化服務能力,打造“雙碳”綜合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綠色轉型。
聚焦新型碳資產交易、綠色金融、碳普惠等領域,推動環境權益交易變現、綠色融資供需對接、標準體系開發和應用、人才儲備和成果轉化機制建設,打造市場化、國際化、全能化的“雙碳”綜合創新平臺。
在離岸基地建設的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將圍繞海外人才與科技創新融合,加強引智引才,加快建成科技創新區,探索建設離岸科技創新中心,服務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人才引進、對外投資、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等領域,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動、自由組合,以服務、政策、模式創新解決成本、壁壘方面的問題,打造國際化、全要素、便利化的離岸創新創業孵化轉化平臺。
記者了解到,離岸基地目前在全球分布有23個工作站,遍及14個國家,已形成全球化引才網絡。離岸基地還在廣東、福建等省市拓展科創“飛地”合作,跨區域聯動整合孵化資源,與各區域載體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創新發展格局。獲批自貿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后,離岸基地將充分利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向與協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出口企業開具RCEP原產地證書,降低關稅壁壘,助力企業根據區域比較優勢,跨境配置價值鏈各個環節;探索建設離岸科技創新中心,探索境內外一個團隊、一個標準、一個政策體系的共建、共管模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貿易伙伴國家共同探索技術標準互認、認證制度互認、檢驗制度互認,降低離岸基地企業產品、服務出口壁壘。
發揮自貿引領創新作用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離岸基地的創新發展與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有高度協同性,均具備為國家試制度、為天津試政策的先天條件,成為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后,自貿試驗區政策將向兩個平臺延伸復制,實施一批協同創新項目,共同開展自主創新。
據介紹,近年來,天津自貿試驗區持續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相關加強聯動創新的創新舉措在市人大最新修正的自貿試驗區條例中給予固化。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已先后在濱海高新區、生態城建設聯動創新區,在各代表性創新平臺建設聯動創新示范基地。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還在濱海新區6個街鎮園區設立自貿試驗區創新實踐基地,進一步擴大自貿政策外溢性,發揮自貿引領創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