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從實踐看,自貿試驗區建設包括制度創新、輻射帶動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營商環境改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等內容,其中,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內容,實施提升戰略理應包括這些內容。未來,將圍繞加快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而提升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從而形成功能自貿試驗區,作為實施提升戰略的重點,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內容
未來,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應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提升”:
一是提升制度創新水平,進一步增強制度創新的系統集成性。自貿試驗區建立近十年,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改善、改革創新等方面,形成大量制度創新成果,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今后,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必然要求就是,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加快探索系統集成性制度創新,進一步提升制度創新水平。
二是提升自貿試驗區發展水平,進一步發揮在吸引外資、外貿發展中的作用。目前,21個自貿試驗區在吸引外資、外貿發展方面均貢獻了全國20%左右的比重,為穩外資、穩外貿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未來,自貿試驗區要高質量利用外資,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在吸引外資、外貿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
三是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的能力,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至今,自貿試驗區結合各地實際,服務國家戰略,開展了大量探索。未來,自貿試驗區要加大力度開展差異化探索,不斷增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等能力。
四是提升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發揮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自貿試驗區經過近十年建設,已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自貿試驗區要加快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
五是提升產業的特色鮮明性,進一步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自貿試驗區已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今后要加快打造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增強參與國際高水平競爭的能力。
六是提升自貿試驗區的功能,進一步增強對要素的凝聚力。經過近十年建設,自貿試驗區已打造了創新平臺等各種公共服務平臺,凝聚了大量與創新相關的資源、要素,成為制度創新的高地。未來,要進一步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將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資源和要素匯聚的樞紐。
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路徑與重點
未來,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有兩種路徑可選擇:一是針對以上“六個提升”同步推進、齊步走,二是突出重點推進一兩項,來帶動其他方面提升。建議采取后一種方面,有助于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另外,從“六個提升”之間關系和地位看,不僅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而且處于不同的地位。其中,圍繞加快打造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而提升自貿試驗區的功能,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功能提升,能帶動其他方面提升。比如:圍繞加快打造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積極開展制度創新,不斷提升自貿區功能,加快形成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要素集聚,開展系統集成制度創新,有助于提升制度創新的系統集成性;通過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成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不僅能提升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水平,也能提升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還能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因此,可以將圍繞加快打造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而提升自貿試驗區的功能,作為實施提升戰略的重點和重要抓手。
圍繞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而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的主要措施
一是不斷塑造產業特色,加快建設形成主題產業自貿試驗區。
從自貿試驗區的空間布局看,自貿試驗區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機場片區、沿海沿江港口和產業園區(除前面三個區域之外的稱之為“產業園區”)等片區。這些片區的地理區位優勢各具差異,產業基礎也不一樣。因此,要依據這些不同區域的空間特點、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發展相應的特色產業。比如:自貿試驗區的機場片區要充分利用航空優勢和機場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航空物流、保稅維修等相關高端產業;自貿試驗區有些片區位于或靠近沿海、沿江等港口,重點發展航運、物流及其相關臨港產業等,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航運金融、高端制造。今后,自貿試驗區要加快打造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力爭使每一個自貿片區都能彰顯“一片區、一特色、一品牌、一主題產業”等特征,形成獨具的競爭優勢。
二是積極服務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加快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
圍繞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其發展需要的功能。每一個自貿試驗區片區的產業發展重點不一樣,有的是以高端制造業為主,有的則是以服務業為主,在發展產業時既會有共性的公共服務需求,也會有差異性的公共服務需求。為此,每一個自貿試驗區片區要根據產業發展重點,有針對性開展相關發展的制度創新,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以高端制造為重點產業的自貿試驗區片區,可能對進出口通關效率、物流效率等更為關注;而以金融等服務業為發展重點的自貿試驗區片區,可能對金融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開放等的要求更為迫切;以研發等為重點產業的自貿試驗區片區,可能對研發、創新所需要的人才、設備、技術等更為期待。
隨著產業不斷升級,要與時俱進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自貿試驗區產業不斷發展,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比如: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數字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等業態;產業之間融合發展,催生出“產業+”等大量業態新模式。為此,要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和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新要求,加快開展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創新,不斷完善自貿試驗區功能。
三是適應自貿試驗區產業鏈延伸和拓展的需要,加快打造形成功能自貿試驗區。
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自貿試驗區難以完全承載產業鏈上下游的所有環節,在自貿試驗區外延伸和拓展產業鏈相關環節是必然的趨勢。自貿試驗區發展質量越高,與自貿試驗區區外聯系越緊密。未來,自貿試驗區與區外聯系日益緊密,形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環節的企業發展越好,越有利于自貿試驗區發展。因此,適應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快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并不斷拓展自貿試驗區服務范圍,不僅僅是針對自貿試驗區區域范圍內的產業,還要針對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做到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和拓展到哪,自貿試驗區功能與服務就跟進到哪,實現自貿試驗區功能服務能覆蓋到產業鏈所涉及的所有區域和環節。實現這一目標,要加快建設好自貿試驗區的線上公共服務平臺,及時為產業鏈上下游的所有市場主體提供各種服務。
在提升自貿試驗區功能的基礎上,加快打造形成功能自貿試驗區。功能自貿試驗區重在功能,包括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各種服務的功能,不僅具有集聚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人才、技術、研發、創新等各種要素的功能,還具有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功能,具有火車頭、引擎作用。功能自貿試驗區在發展產業上,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創新和提供金融、檢測、標準制定、品質認證認可等高端服務,為區外產業鏈的其他環節提供服務。
作者:趙福軍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