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6日從市金融局獲悉,市金融局以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案例培育、篩選、發布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發展。
累計推出135個創新案例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135個創新案例,涌現出全國首單綜保區內飛機“客改貨”業務、全市首單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全市首筆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建設銀行系統內首單海運費項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綜合險保單融資等創新成果,便利企業結算,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這135個創新案例,創新產品“量體裁衣”引活水,創新渠道“對癥下藥”解難題,創新政策降本增效促發展,正是天津市近年來企業投融資便利化增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的縮影和反映。
充分發揮工作機制作用
市金融局與自貿試驗區金融工作協調推進小組各成員單位形成合力,積極推進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作為小組辦公室,建立涵蓋4個市級部門、3個開發區、38家金融機構的創新案例育選發布機制,鼓勵和支持相關單位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圍繞實體經濟需求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從源頭推動創新成果應用。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在津落地后,市金融局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天津市分局、高新區等部門送服務上門,促成浦發銀行天津分行為創源生物落地天津地區首筆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企業成功借用外債300萬美元,年利率約為3.2%,資金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低于境內融資。
多維度開展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
在推進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提升融資租賃業發展水平、推動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等多個領域系統創新、集成創新,跨境跨界聯動解決企業面臨的抵質押物缺乏、業務流程及周期較長等難題。推進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方面,推動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與支付機構合作,搭建跨境電商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對跨境電商“小額、高頻、電子化”的業務信息進行集中批量處理,實現商戶“無感”結算;推動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為天津航通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海運費項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綜合險融資業務,有效解決企業缺擔保、少抵押問題。提升融資租賃業發展水平方面,率先在全國推出綜保區內飛機“客改貨”業務,并積極推動融資租賃產業配套服務,在全國率先探索融資租賃公司和商業保理公司信用擔保保全機制。推動綠色金融創新發展方面,打出“產品+工具”組合拳,推動工商銀行天津市分行以已確權應收未收的財政補貼資金收費權及電費收費權作為增信措施,向企業發放全市首筆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2563萬元;推動浦發銀行以天津分行作為中心點,聯合南京、呼和浩特等多地分行共為12個項目同步聯合貸款,打破了以往融資投放僅限于本區域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