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進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01016億元,同比增長2.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趙福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分析指出,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等作為我國重要的開放平臺,是外貿發展和吸引外資的重要陣地,在上半年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進出口分別增長8.6%和26.4%。
“要充分發揮開放平臺在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趙福軍表示,當前,要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等平臺作用。不僅要持續完善這些開放平臺的營商環境,吸引資金、人才、研發等各種要素集聚,還要聚焦產業特色,做大特色產業的規模,不斷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要不斷延伸和拓展這些平臺的產業鏈,通過產業鏈輻射帶動區域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此外,要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在推動高水平開放中的作用?!白再Q試驗區的核心使命就是制度創新和為擴大開放開展壓力測試。自貿試驗區要緊緊圍繞其產業鏈發展需要,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施產業鏈一體化制度創新,實現既先行先試開展壓力測試推動高水平開放,又能服務特色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使命?!壁w福軍如是說。
在趙福軍看來,要推動開放平臺之間的分工合作,打造開放發展合力。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等各有其優勢。未來,要充分發揮這些開放平臺的優勢,推動分工合作,打造形成相互促進的格局。
趙福軍指出,發揮自貿試驗區在制度創新、處于國際前沿等開放發展優勢,重點聚焦研發、跨境產業鏈合作等;每一個自貿試驗區都有綜合保稅區,要發揮好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優勢,積極發展保稅研發、保稅展示和保稅維修等業務。隨著自貿試驗區產業的發展壯大,如果其空間容量難以完全承載產業鏈的所有環節,可以將產業鏈上制造環節部分放在經開區,形成“自貿試驗區重點發展研發、綜合保稅區重點做保稅業務、經開區重點發展生產制造”的分工合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