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V人刘玥第一次高潮,日本老司机看的黄色影院,caop在线视频,自慰在线观看宅男天堂,日韩在线视频一区,tom中转提醒页,国产人妖赵恩静在线视频,一级福利午夜电影,香蕉AV影院

無障礙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自貿要聞
公仆走進直播間 | 天津“十項行動” 保稅“見行見效”
發布日期: 2023-08-11      來源: 濱海發布、天津港保稅區天津空港經濟區     
字號: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8月7日至16日,市政府辦公廳、海河傳媒中心廣播新聞部合作的《公仆走進直播間》節目推出特別策劃“十項行動見行見效──濱海篇”專題訪談節目。該活動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部署落地落實,宣傳我市全面提升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港產城融合的具體舉措和成效,邀請市發展改革委、濱海新區政府的分管負責人,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濱海高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的主要負責人,走進津云中央廚房直播間,以主持人訪談和直播互動的形式,圍繞推進落實“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介紹各單位、各開發區在發揮濱海新區綜合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全面提升產業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更好地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具體舉措和階段性成效;同時,還將圍繞“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介紹在推動港口、產業、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撐、整體發展,打造世界級港口,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方面的招法舉措和經驗成效。

    8月9日,《公仆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十項行動 見行見效—濱海篇”推出第三期:天津港保稅區黨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徐占偉等嘉賓,圍繞推進落實“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向大家介紹保稅區在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具體工作舉措和階段性工作成效。

    臨港+臨空

    打造一流港口經濟示范區

    開發開放是推進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也是保稅區設立的“初心使命”。徐占偉介紹,作為我國第二個、北方首個保稅區,一直以來,保稅區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和新區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自覺站在全局高度定位、謀劃、推動區域發展,做優開放特色,體現支撐引領。今年以來,保稅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十項行動”,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上下團結一致、鉚足干勁,實現上半年良好開局,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添秤作用更加顯現

    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占全市比重7.1%,比去年提升0.2個百分點。工業支撐作用增強,工業增加值增長8.1%。實體經濟加快發展,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增加值分別增長49.9%、82.1%、19.1%。第三產業表現活躍,限上商品銷售額、限上社會零售額、限上住餐飲業額分別增長12.7%、21.1%、53.8%。民營經濟活力釋放,民營工業產值、商品銷售額、服務業收入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有力。

    二是國家戰略走深走實

    深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引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181個。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港綜合保稅區完成整合驗收,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臨港新材料產業園獲市級認定,高質量發展后勁充足有力。

    三是開放能級更上臺階

    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持續拓寬,離岸貿易“天津模式”等自貿政策創新持續擴面,深入推進RCEP企業服務中心建設。進口汽車轉口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平行車標準符合性整改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區內平行車試點累計達37家,占全市74%,高質量發展優勢深化有力。

    四是創新生態更加完善

    建立從“創新源頭—創新轉化—創新服務—創新加速度”全流程服務鏈條,精準扶持科技企業。區內各類研發平臺累計達到159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3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家。持續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和重點載體,匯集了中國科學院工生所等13家大院大所,建成技創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向創新鏈上游加速邁進,中國科學院工生所重大創新項目“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再獲新進展,高質量發展動能賡續有力。

    五是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開啟營商環境4.0版新階段,推出48項任務舉措。健全“一企一策”服務體系,推出第二批營商環境專員21名,提供全流程“專家+管家”服務,為企業協調解決落地、建設、投產、運營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深化“綜合一窗”改革,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高質量發展環境成熟有力。

    六是民生環境更加便捷

    搶抓文旅復蘇機遇,率先推動5個經典工業游主題線路開門迎客,接待參觀游客約5.2萬人次,區域文化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空港醫院二期、臨港醫院、逸陽空港小學等項目如期建設。建設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6個,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高質量發展成果豐富有力。

    打造一流港口經濟示范區

    全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保稅區積極探索發揮臨空臨海“雙港”稟賦資源、“自貿+綜保”開放功能優勢,持續推動港口經濟發展。圍繞全力打造一流港口經濟示范區這一目標,保稅區將以國際貿易、現代服務、高端裝備制造和糧油加工為主導產業,高水平建設港口經濟、海洋經濟示范區,全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培育貿易新優勢新業態,推進港口由通道經濟向結算經濟轉型。重點發展高附加值大宗貿易,穩固大宗商品貿易優勢,打造臨港口岸貿易結算地。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打造適港服務業集群。加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增加貨運航線布局,打造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加速制造研發聯動,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強海工裝備,建成世界一流海洋先進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做大民用航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國民用航空產業創新引領區;做優糧油加工,鞏固北方糧油生產保障基地引領地位;加快化工新材料轉型,建設臨港新材料產業園;創新發展氫能電池關鍵裝備和商用車輛產業,打造氫能供應產業高地。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打造高水平創新生態。圍繞生物制造、海洋裝備、智能科技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加快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提升“生物制造谷”能級。打造融通創新生態,鼓勵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加快科技創新主體聚集,實施高企倍增計劃,深化創新型企業培育。

    “自貿+綜保”

    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

    保稅區因改革而生,伴開放而興,開放是保稅區的優勢和特色。保稅區自貿工作局局長何江介紹,今年以來,保稅區持續擦亮自貿“金字招牌”,堅持政策創新和產業培育雙輪驅動,持續推動保稅維修再制造、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離岸貿易“天津模式”等重點政策創新持續擴面,以自貿政策創新引領區域產業升級。

    推動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發展

    天津港保稅區是天津市保稅維修再制造企業的集聚區。多年來,保稅區依托區內雄厚的航空和裝備制造業基礎,積極推動以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持續打造航空制造、維修、再制造一站式服務基地,空客A320飛機總裝、龐巴迪、古德里奇等60多個龍頭項目落戶,是歐洲之外最大的空中客車生產基地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空制造維修基地。截至目前,累計已有空中客車、海特飛機、龐巴迪、古德里奇、同方威視、遠昌集裝箱等12家企業獲批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截至2022年底,天津海特累計完成飛機定檢業務超過500架次,其中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28架,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第三方飛機大修及改裝基地;2022年,古德里奇航空結構公司銷售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約6.7%,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飛機發動機短艙維修企業。

    2019年以來,保稅區陸續出臺了多項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措施,初步建成了較為完善的保稅維修和再制造業務政策體系,其中多項措施為國內首創。特別是《維修和再制造業務環境保護監管方法》在國內首次提出不可維修和再制造率不得高于同一批次進口數量5%或貨值10%的概念。

    保稅維修政策優勢不僅能賦能航空產業,同時也能讓船舶、海工裝備、工程裝備、安檢設備等行業受益。去年年底,海鷗表業以“修理物品”模式承接的保稅維修業務入境抵廠,這也是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首單精密儀器保稅維修業務。至此,天津港保稅區首創的保稅維修和再制造“四種模式”,也進一步拓展為“五種模式”。

    目前,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產品門類從航空維修擴面到高端裝備、通訊設備領域,保稅區已經成為我國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門類最全,業務模式最豐富,相關標準、政策制度創新最多的地區。

    創新形成天津特色的

    臨床急需藥品進口模式

    2020年以來,天津港保稅區持續推動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等重點政策創新擴面,依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和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兩家區內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在既有政策制度框架下,自下而上,創新形成天津特色的臨床急需藥品進口模式。天津港保稅區以疑難病、罕見病患者用藥急需為抓手,以有效推進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在臨床急需藥品進口機制上拓思路、出新招,在保稅區內打開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綠色通道試點窗口,讓在保稅區就診的患者率先用上我國境內還未上市的創新藥。截至目前,天津港保稅區已累計獲批進口臨床急需藥品13批次,惠及患者15人,涉及羅氏制藥、百濟神州、賽升藥業和輝瑞公司四種藥品,患者綜合治療費用相比海外就醫最大降幅可達40-50%。下一步,天津港保稅區將依托天津自貿試驗區和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繼續發揮自貿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天津港保稅區發展成為我國北方醫療健康產業的新高地,積極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

    離岸貿易“天津模式”拓面顯效

    近年來,離岸貿易作為新型貿易方式之一,在推動國家和地區外貿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提升。離岸貿易“天津模式”是一種在自貿框架下,“外匯管理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商業銀行+離岸貿易實施企業”四方合力,支持實體經濟開展新型離岸貿易的模式。離岸貿易“天津模式”是國內繼上海模式(白名單)和蘇州模式(產業優選)后,推出的第三種支持離岸貿易的具體舉措,也是首次明確提出支持實體經濟開展離岸貿易的重要舉措。“天津模式”采用“一事一議”方式,不受名單和產業目錄限制,更為靈活,更符合企業實際需求,以一種更為開放的模式服務實體經濟。截至目前,保稅區內已有包括高利爾包裝、中墾國邦、瑞侃熱控、美卓奧圖泰等6家企業以“天津模式”開展離岸貿易業務,覆蓋離岸貿易“集團采購”、“大宗商品離岸貿易”以及“海外工程承包”三種模式,已完成業務結算超過30單,累計結算金額1.12億美元。

    提升綜保區建設水平

    今年1月,天津港綜合保稅區完成整合優化,6月,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準。綜合保稅區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功能最全、運作最為靈活、通關最為便捷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天津港保稅區轄區內擁有三個綜合保稅區,包括天津港綜合保稅區、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以及剛剛獲批的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12.829平方公里。2023年上半年,已封關運行的兩個綜保區實現進出口624.76億元,單位面積進出口值86億元,全市第一。天津港保稅區加強“自貿+綜保”聯動創新、制度創新、系統創新,全面推進“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流動”和“五大中心”建設,持續提升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水平。推動天津港綜合保稅區(海港)升級,持續提升國際貿易、加工制造、保稅物流、展示展銷功能,引進服務貿易新業態。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完善航空制造、維修、物流、服務產業鏈,建設航空保稅維修和再制造政策創新示范區。天津港綜合保稅區(空港)加速與生物醫藥及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建設保稅研發展示及服務創新示范園。臨港綜合保稅區進一步做強海工、糧油、氫能產業鏈,建成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平臺。

    立市+強區

    制造業向現代化高端化邁進

    天津港保稅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劉雪飛表示,制造業是保稅區經濟發展的根本,保稅區堅定不移實施“制造業立市”“制造強區”戰略,推進制造業向現代化、高端化邁進。保稅區制造業發展具有三個特點:

    工業產品種類齊全

    保稅區的工業產品豐富多樣,上天入海、衣食用行都有,上天的有空客公司的大飛機和中航直升機,入海的有中船集團的大輪船、中海油、博邁科的海上采油平臺,吃的有益海嘉里的金龍魚、中糧的福臨門、利達糧油、利民調料,喝的有海河牛奶、伊利奶粉、山海關汽水、雪花啤酒,穿的、用的有天紡集團系列產品和海鷗手表,行的有中國中車的大機車和氫能重卡。

    大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

    保稅區270家規上工業企業中,排名前40名的企業合計產值占比為75%。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有1家,產值規模50億-100億元的有9家,產值在10億-50億元的工業企業有29家。

    結構轉型速度加快

    2022年,保稅區二、三產業比例約為41:59,二產比重較上年提升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9.5%,占比為3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7%,占比為13%;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605億元,占比達34%。

    保稅區在落實“十項行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中,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制造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隨著聯想產業園、中船船舶制造、博格華納新能源電機等一批新項目相繼建成投產,2023年上半年,保稅區工業增加值增長8.1%,高于全市增速4.9個百分點,起到了強勁的支撐引領作用。

    制造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保稅區高端裝備、智能科技、信創、生物制造產業發展提速,2023年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0.4%,高于全市增速17.7個百分點;占保稅區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8.3%,較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

    制造業招商成果顯著

    保稅區瞄準民用航空、海洋經濟、智能科技等特色和優勢產業,開展圖譜式、清單式招商,并圍繞空客、聯想、中海油和中船船舶等龍頭企業,針對關鍵技術、關鍵環節、核心部件開展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布局引領性、示范性、帶動性的重大項目。

    制造業項目支撐作用增強

    保稅區制造業建設項目儲備充足,目前,在建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85個,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3%,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后勁。

    聯想+直博

    打造招商引資升級版

    天津港保稅區投促局局長徐海濤表示,自今年“十項行動”提出后,保稅區全力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快速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等,從理念、路徑、模式三個方面升級加力,開創招商新局面,成效顯著。上半年,全區完成內聯引資280.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7億美元,為全市和新區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主支撐作用。上半年共引進重點招商項目166個,總投資953.9億元,其中實體項目33個,預計達產產值305.2億元。

    高標準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保稅區以“疏解”和“服務”為兩大抓手,發揮“自貿”和“綜保”兩大政策優勢,全面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制度、交通、能源物資等五大領域協同發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載區。今年上半年,保稅區引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181個,投資額277.5億元。中船重工全國民用船舶生產基地、中海油環渤海新能源總部基地等一批國家重點實體項目成功落地。建成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海油工程、中國鐵路設計集團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央企研發中心、專業機構20余個。

    高質量助推實體產業發展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傳統招商數量向招商質量轉變,著力提高入區項目“含金量、含智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效。今年上半年,全區引進33個重點實體產業項目,投資總額355.4億元,同比增長62.7%。在海工裝備、民用航空、高端裝備、氫能產業以及生物制造業領域,搶抓龍頭項目,引進重點項目。以中船重工集團全國民用船舶制造基地 、空客A320系列飛機第二條生產線、博格華納新能源電機、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氫能源供應基地、美國通用電氣醫療系統PET MR成像系統生產基地、法國思塔高血液檢測設備生產基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重點項目陸續落地并開工建設,將促進保稅區產業生態實現多元發展。

    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

    作為典型的外向型區域,天津港保稅區享有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特殊政策,向來都是外商投資高地,近年來更是捷報頻傳。截至目前,保稅區匯聚外資企業1689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92.9億美元。136家世界500強企業落子保稅區,共投資設立企業427家。今年上半年,共新引進8個龍頭外資項目,總投資20.8億美元。外資企業不斷深化與天津港保稅區的合作,持續加大在津投資,先后投資擴產,充分展現出保稅區對外開放創新優勢。

    借力聯想供應商大會、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等大型活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徐海濤表示,聯想集團在津舉辦的第十六屆全球供應商大會是一次規模大、層級高、活動密集的企業家聚會,不僅是聯想集團的一次盛會,也是展現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一次盛會。這源于保稅區與聯想集團的密切合作,也源于保稅區30多年來始終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軟實力。

    保稅區與聯想集團的合作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示范項目。保稅區始終堅持“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以“疏解”和“服務”為兩大抓手,全面推進產業協同、創新協同、供應鏈協同、人才協同和運營模式協同,打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項目重要承載區。

    抓產業龍頭

    在實體產業方面,保稅區堅持服務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近年來落地的重大龍頭產業項目都是圍繞“總部和基礎研發在北京、應用研發和生產制造在天津”展開的,包括空客、GE醫療、中海油、中航工業、中電科等在內的國內外大型企業,落地了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示范項目,聯想集團項目就是典型代表。目前,聯想集團已經把保稅區作為重要發展基地,先后建設了創投總部、創新產業園、科技小鎮以及天津總部園區等高質量項目,覆蓋智能制造、云計算、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已經實現兩個“百億千人”的建設目標。

    抓成龍配套

    多年來,保稅區圍繞特色產業龍頭項目,著力延鏈補鏈強鏈,積極構建效率高、韌性強、具有成本優勢的產業鏈、供應鏈。這次聯想供應商大會的召開是保稅區推動成龍配套的典型案例,與此同時,保稅區積極抓住與空客、聯想、GE、中海油等龍頭企業深化產業合作的機會,出臺扶持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支持政策,與龍頭企業合作構建具有競爭優勢的供應商體系,支持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不斷推動保稅區區內企業之間合作。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條,積極發揮理事會和人才聯盟機制優勢,組織聯想集團、中電科、航天科工集團、新松機器人、凱普林光電、普林電路等企業深入對接座談,促成產業鏈協作、產業能級提升等多種類型合作。以北京凱普林光電為例,該企業在保稅區投資3億元建設的自動化工廠已于2021年建成投產并實現滿負荷運轉。今年7月,凱普林又增加投資約2.5億元,建設高功率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在保稅區的積極推動下,凱普林與聯想天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化工廠建設領域共同打造“智能化”、“智慧化”的解決方案。

    抓企業服務

    保稅區堅持“金杯銀杯不如企業的口碑”,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以聯想創新產業園的投資建設為例,該園區是聯想集團第一家從零開始建設的“零碳工廠”,項目從2021年簽約到開工僅用了59天,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340天,充分體現保稅區各部門與企業共同跑出協同發展“加速度”的服務精神:規劃建設和行政審批部門超前服務,幫助企業“拿地即開工”,輔導企業盡早投產達產;保稅區的能源配套單位主動服務企業如何降本增效,提升能源利用效能;海關上門服務企業建設智慧保稅倉,保證園區供應鏈順暢高效。

    保稅區還利用展會平臺服務區域招商引資,力爭落下一堆項目、拿下一批訂單,拓寬航空產業鏈條。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天津直博會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我國唯一直升機專業展會的重要影響力,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直升機專業展會,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飛行表演的直升機專業展會。今年9月中旬,第六屆天津直博會將在保稅區空港區域舉行,值得關注的看點如下:

    一是企業“全”

    全球主要直升機主機廠和配套企業全部參展,參展企業數量超過350家,其中20余家國內外企業首次參展。

    二是架數“多”

    參展參演直升機和無人機共計67架,其中直升機52架、大型無人機15架,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發動機、飛行模擬器等大型展品近35臺套也將參展。

    三是設備“新”

    一批直升機、無人機以及設備均為首次參展,本屆直博會的展覽形式更加多樣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科技元素大量融合,觀賞性和參與性都大大提升。

    此外,大家關注的飛行表演歷來作為直博會的重頭戲,本屆直博會將舉辦飛行表演6場,其中專業日每天各一場,公眾日每天各兩場,主要展示直升機的優越性能以及飛行員卓越的操控能力。

    保稅區也將持續釋放展會招商效應,做好達沃斯和世界智能大會的“后半篇文章”,盯緊盯牢項目線索,推動在談項目盡快落地。

    宜業+宜居

    打造現代化國際航空城

    保稅區由港而生,依產而興,已形成“三區兩港”的空間布局,坐擁天津港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海空兩港口岸資源。保稅區將持續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生活配套水平,到2027年,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產業能級進一步提升。

    高標準規劃

    科學制定天津港保稅區規劃建設品質標準,編制天津港保稅區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街區規劃。構建三級生活服務圈,堅持產城融合、藍綠相擁、活力高效發展。到2027年,空港區域規劃人口達13萬人,有力支撐“總部+創新”生態和智慧型產業聚集區建設。

    高水平建設

    大力倡導綠色智能建造,開展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創建行動。加快空港二三期綠化、口袋公園、空港環河水系景觀提升項目建設,實施綠色生態工程。打造“津城”“濱城”聯動紐帶,完善“雙城”之間快速交通體系。推動地鐵周邊區域開發建設,優化設置公交線網及接駁線,謀劃推進臨港片區中低運量軌道交通。

    高品質生活

    打造醫療服務高地,推進空港醫院二期項目和普惠托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2027年,住院床位超過2800張。鞏固區域教育領跑者地位,推進中小學、幼兒園等項目建設,到2027年,累計新建中小學、幼兒園不少于7所,新增學位5000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支撐+引領

    以一域爭光為全局添彩

    徐占偉表示,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關鍵在執行落實。天津港保稅區全面聚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特別是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要求,堅決扛起全市、新區開發開放重任,從三個方面進一步抓好落實,以一域之為服務天津市和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大局。

    梳理清單 細化任務

    進一步細化分解“十項行動”特別是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的各項任務和目標支撐,形成保稅區的《方案任務事項表》《方案重點項目清單》。《方案任務事項表》對重點任務細化形成 17 個重點事項、144 項具體工作舉措、22 條政策支持事項,明確五年工作任務、2023 年工作任務、政策支撐及責任部門。《方案重點項目清單》區分在建項目和謀劃項目,以實體項目為主體,梳理支撐保稅區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清單,包括在建項目60個,總投資681億元,謀劃項目40個,計劃總投資304億元。

    錨定目標 勇擔重任

    保稅區圍繞“全力打造一流港口經濟示范區、自貿試驗區升級版、現代化國際航空城”目標,大抓招商,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深挖臨空、臨海資源稟賦,著力引進一批引領性強、附加值高的大好項目。狠抓項目,全力破解項目建設堵點難點,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增強區域發展后勁。2023年,保稅區共安排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30個,總投資2293億元,按照“四個一批”滾動推進。其中,謀劃儲備項目82個,總投資861億元;推動開工項目55個,總投資394億元;加快建設項目57個,總投資991億元;竣工投產項目36個,總投資47億元。壓茬推進、梯次實施,以高質量實體項目,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深抓創新,用足用好自貿區政策創新優勢,發揮政策引領效應,瞄準現有政策方向持續復制推廣,打造自貿區升級版,進一步擴大開發能級。實抓服務,落實全市穩經濟系列措施及新區“春筍行動”系列政策,用好企業包保包聯服務機制,靠前服務,提高政策兌現效率,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下、發展好”。

    錘煉作風 引領支撐

    天津港保稅區將不斷深化法定機構改革,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進一步激發“野戰軍”的狼性與血性,錘煉提升干部隊伍能力和作風,以永不服輸的自信、拼搏向上的斗志、奮發有為的精神,干字當頭、勇立潮頭,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推動保稅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繼續為“津城”“濱城”雙城建設做主支撐、添大秤。

    國家相關部委
    自貿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兄弟自貿試驗區
    重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