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的函》,正式批復9個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16個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籌)。
其中,天河智能計算開放創新平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進入名單!獲批籌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籌)。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依托人工智能行業技術領軍企業,以應用需求為牽引,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科技創新和產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人工智能普惠算力,積極參與我國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建設,更好地服務我國人工智能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科技部于2022年啟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推薦申報工作。本次共批復9家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以及16家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籌)。
天河智能計算開放創新平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天津超算中心是由科技部于2009年5月批準成立的首家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由天津市濱海新區和國防科技大學共同建設。
位于濱海新區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機房里,140個黑色計算機柜整齊排列,發出低沉的“嗡嗡”聲,密密麻麻的指示燈不間斷閃爍,這就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也是在國際TOP500最快超級計算機榜單中運行時間最長的超級計算機。其每秒4700萬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運算1小時相當于全國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為我國科學研究、信息服務、裝備制造等領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產生了重要的應用效益。
1978年,我國啟動巨型計算機研制工程。1983年,“銀河-Ⅰ”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研制億次巨型機的國家。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各項事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容量都有了更迫切的需求。2008年,國防科技大學和天津正式啟動“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建設,聯合承擔“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系統”的研制。
經過長達半年的封閉攻關,歷經8萬多次軟件程序改進優化,最終科研人員采用混合語言編程等技術,實現了計算核心異構協同,一舉將GPU的計算效率提高到70%以上,達到世界最高水平。2009年,博士畢業的孟祥飛作為技術骨干,加入了剛成立的天津超算中心。2009年10月,新中國六十華誕,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宣告誕生,命名為“天河”。我國自主研制超級計算機實現了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
2010年初夏,“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開始在濱海新區安裝部署。在科研人員的爭分奪秒下,“天河一號”比原計劃提前近一年時間成功入駐天津超算中心。與此同時,“天河一號”也在大洋彼岸掀起了波瀾。
2010年11月16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舉辦的世界超級計算大會上,“天河一號”以計算峰值4700萬億次,高出第二名1倍多的絕對優勢,勇奪國際T0P500排名第一。中國超算實現了彎道超車!從“銀河”的歷史性突破,到“天河”等一系列超級計算機不斷刷新世界速度,中國超級計算機的跨越只用了短短40年。今天,在國際TOP500名單里,中國超級計算機部署量位居世界第一。
“天河一號”已經服役超過10年,每天運行計算任務超過1400個,1000多個科研團隊借助“天河一號”開展科研工作,構建形成了石油勘探、生物醫藥、動漫與影視特效渲染、高端裝備制造、地理信息等五大高性能計算應用平臺。
當前,我國已經啟動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研制工作,全面進入E級超級計算時代。在國防科技大學和天津超算中心等團隊合作下,天河E級原型機歷經兩年多的持續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于2018年7月研制成功。天河E級原型機系統實現了四大自主創新,即3款芯片──“邁創”眾核處理器、互連接口芯片、路由器芯片;4類計算、存儲和服務節點,10余種PCB電路板;新型的計算處理、高速互連、并行存儲、服務處理、監控診斷、基礎架構等硬件分系統;系統操作、并行開發、應用支撐和綜合管理等軟件分系統。
天河E級原型機系統研制成功后,天津超算中心隨即啟動了大規模的計算應用測試,涉及國家12個重大創新專項領域、數十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驗證結果顯示,天河E級原型機的運算能力超強,僅6個機柜就達到“天河一號”120個機柜相當的計算能力。大到國產大飛機C919的氣動外形制造,小到一個個原子如何結合成新藥,超級計算機技術正深入到國家發展的各個層面。
2020年,依托“天河人工智能創新一體化平臺”,天津超算中心與國內多家醫院,以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慧醫療專業委員會等多方合作,經過持續研發攻關和試用測試,構建了全球首個新冠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平臺,作為臨床輔助診斷手段,有效提高新冠肺炎篩查能力。自上線以來,該平臺訪問量已超過100萬次,為美國、墨西哥、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引領智能科技參與全球抗疫。
在今年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發布了天河百億億級智能計算開放創新平臺和國產中文大模型——天河天元。國家超算天河團隊與信創海河實驗室、天津大學、國防科大團隊共同打造國產超級算力和智能算力底座,構建高標準大規模的中文數據集,通過國產中文大模型的研發和設計支撐智能科技創新。作為面向跨場景或行業服務的“元能力引擎”,天河天元將進一步驅動各行各業的生產能力、生產效率從“量變到質變”,帶來一場以通用人工智能為驅動力的“AI革命”。
目前,已有來自全國8000多個科研機構、企業、政府部門依托天河超算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天河天元正是依托天河超級計算系統而生。在全國各地都在謀求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天河天元大平臺的投入使用,可以說是一種“換籠育鳥”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