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佳節,一場充滿中式浪漫的新春燈會在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璀璨啟幕。夜幕下的“于響”流光溢彩,人流如織,近千架無人機在空中編織出美好祝福,與濱河公園里五彩斑斕的燈光裝飾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不時傳來這樣的感嘆:“我們的濱城客廳,真是太美了!”
2023年1月濱城核心區“于響”片區高質量發展推介會上確定了“于響”新經濟總部基地、“濱城”城市客廳、現代金融運營示范區三大新定位,發布了支持“于響”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十條”政策。一年以來,“于響”一路“狂飆”,企業總部加快布局、特色產業集群聚集發展、文商旅活動繽紛多彩、配套設施愈發完善,“于響”底氣、商氣、人氣、煙火氣越來越旺。
底氣足!聚力建設新經濟總部基地
發展總部經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一年以來,經開區厚植產業發展沃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吸引總部項目落地,全力提高“于響”總部經濟聚集度。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春節前,天津經開區管委會剛與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總部大樓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濱海建投集團計劃2024年在經開區“于響”地區打造總部樓宇,建設“濱城科創大腦”平臺,設立初創企業孵化區、成長企業發展區,帶動區域繁榮發展。
產業是“于響”發展的底氣。在積極吸引總部項目的同時,經開區還充分發揮總部項目的虹吸效應,吸引央企、國企、行業龍頭企業布局“于響”,持續鞏固在網絡貨運、醫療健康、居民生活服務、靈活用工等平臺經濟優勢領域。
去年底,擬上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德力集團天津運營中心在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正式展業,將深耕智慧倉儲物流華北市場,并計劃將研發中心、智能倉儲中心等集團業務板塊持續導入經開區。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傳化集團有限公司網絡貨運板塊落戶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加快布局數字貨運網絡平臺。
截至目前,共有2.7余萬家企業在此注冊,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561家,注冊資金達157億元。抖音、獅橋、美圖美事等眾多新經濟領域行業翹楚加速聚集,突顯業態之新;全國一半以上央企保理公司在這里扎根,呈現金融之活;華電集團、中國化學集團等實力央企在此設立功能總部或區域總部,突顯產業之強。
此外,天津經開區將產業招商與樓宇經濟相結合,通過招商、樓宇推薦會等形式,大力激活“于響”地區50余幢樓宇資源。2023年,“于響”新增去化面積達7萬平米。其中,金城銀行入駐寶信大廈,面積約5500平米;中石化主導運營的智匯(天津)工程設計院入駐寶正大廈,入駐面積約2470平米;北京和眾匯富天津分公司入駐深圳灣大廈,入駐面積1757平米......產業招商與發展樓宇經濟齊頭并進,打造招大引強“強磁場”。
人氣高!活力煥新“濱城”城市客廳
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作為“濱城”城市客廳,面積約6.1平方公里。
這里跨海河下游兩岸,河海相擁,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得天獨厚;
這里高樓林立,風格各異的現代化樓宇,勾勒出大氣磅礴的泰達“于響”城市天際線,展現出城市規劃的獨具匠心;
這里交通路網四通八達,擁有直達北京及天津中心城區的城際高鐵濱海站,京津濱通勤更便捷。京濰高鐵加速建設中,“于響”交通設施加速接入京津“一小時”交通圈。天津軌道交通Z4線、B1線建設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將串聯起濱海新區南北片區與核心區的骨干線路。
這里名校矩陣加速形成,天津茱莉亞學院坐落于美麗的海河畔,泰達岳陽道小學、耀華中學濱城學校、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天津泰達學校等名校加速建設,將于今年9月如期開學。
這里科技載體賦能數智泰達,天津市首塊8K超高清大屏、裸眼3D大屏等以數字化全新場景扮靚城市形象,為濱城市民群眾提供精致而絢麗、智能而宜人的數字生活體驗。
一年以來,天津經開區充分發揮“于響”地區優勢,圍繞“食用住行教衛文旅體娛”十大生活場景,大力發展會議會展、大力發展消費經濟、大力激活文旅資源、大力健全設施配套,高品質打造“濱城”城市客廳,高標準打造“于響”地區“永不落幕的論壇”,通過承辦籌辦高端會議和頂級峰會,聚人氣攏商氣,一個有產業、有生活、有人氣、消費場景豐富、商業創新活力強勁的朝陽之城正在崛起。
2023年“于響”各類國家級會議、科學技術論壇、商業商務論壇不斷,成功舉辦2023泰達汽車論壇、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于家堡保理論壇等高規格會議論壇,向全國展示了開放包容、獨具魅力、充滿機遇、富有活力、產業基礎雄厚的國家級經開區的美好形象;承辦世界智能大會綠色石化及醫藥智能制造兩場分論壇,積極推介區域產業發展環境。全年“于響”舉辦各類會議論壇活動超100場,參會人員超3萬人次,有效推動了產業要素和項目聚集。
為將“于響”打造成為現代、創新、開放、時尚的年輕人集聚地,2023年經開區精心打造“魅力濱城、綻放于響”2023年濱城燈光節、潮音民俗文化節、烏戈世界國潮音樂節、龍舟爭霸賽、泰達夏日藝術季等城市級文商旅活動,吸引全國各地游客150萬人次,“于響”正在成為市民及周邊游客休閑娛樂消費的新地標。
與此同時,為活躍區域商業氛圍,滿足區域多元化消費需求,經開區推出“于響啤酒節”“于響好市”等多元消費場景,首次發放“于響”專屬消費券......帶動“于響”文旅消費市場火爆,全年“于響”地區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13.6%。
商氣旺!蓄力打造現代金融運營示范區樣本
作為國家首批產融合作試點城區,天津經開區“包攬”了天津市大半的創新型金融產業,而大部分金融創新就發生在“于響”地區。
一年以來,天津經開區充分發揮政策試點疊加優勢,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聚集、金融人才密集、金融要素市場完善、金融科技豐富、金融生態完整......“于響”商氣越來越旺,正在逐步形成現代金融運營示范區。
濱海基金小鎮作為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的核心金融載體,已初步形成了優質企業匯聚、項目孵化持續、金融資源豐沛、融資工具多元、參與主體活躍的全業態功能基金生態。
2023年,濱海基金小鎮持續引導資金活水流入創新創業項目,共計落地333個項目,合計認繳規模達1100億元,涵蓋了航天科工、大唐集團等央國企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弘毅資本、中信資本等頭部投資機構發行的基金產品等,資本集聚效應凸顯,為“于響”引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保理產業作為經開區領跑全國的一塊“金字招牌”,目前已形成以央企、省屬國企、五百強、知名民營及行業龍頭為背景的保理企業產業集群。截至2023年底,經開區保理公司資產總額超1500億,占全國總數的20%。其中,近80%的保理企業都聚集在“于響”地區。
僅2023年,貴州省工投、山東魯創、山東健康集團、德州天衢等優質企業先后來天津經開區布局保理業務,扎根“于響”,“于響”已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布局商業保理項目首選地。
創新突破在“于響”隨處可見,已刻進了“于響”的DNA里。為給全國商業保理企業在泰達發展構建健全的司法環境,提升糾紛解決效率,2023年11月,京津冀地區首個商業保理仲裁庭在“于響”成立,與泰達金融中心法庭形成互補,構建完善的保理行業司法服務閉環,方便保理企業就地就近解決糾紛,節約企業成本,打造資源共享、開放共贏的保理行業法律服務生態圈。
隨著金城銀行、天津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陸續入駐“于響”地區,經開區金融機構體系得到完善健全。截至2023年12月底,金城銀行小微企業注冊用戶數量突破200萬戶,金城銀行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過2000億元,進一步增強金融業對經開區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2023年,平均每天約2.5萬人在“于響”聚集。他們或是在總部樓宇推進重大項目進展,或是在于家堡洲際酒店會議中心舉行的論壇上了解行業風向標,或是在天津茱莉亞學院欣賞古典音樂的韻味,或是在百年塘沽南站感受歷史的變遷,或是在北方最大的極地海洋世界與海豚共舞,或是在網紅圖書館知識海洋中徜徉……“于響”國際化現代化的氣質交融,讓每一個到來的人,深切觸摸經濟蓬勃發展的脈動,感受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欣賞泰達“于響”城市文化的魅力。
一個個攀升的數據,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為“于響”地區2023年的發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片“希望之地”蓬勃涌動著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鏗鏘著激昂歡快的前進足音,已傲然成為濱城最具發展潛力、最具投資活力的區域之一。
“于”無聲處“響”驚雷!2024年,天津經開區“于響”地區將繼續錨定三大新定位,充分激發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加快構建“港產城人”深度融合新格局,持續提升城市品牌度、知名度、美譽度,向新而行、向強而立、向優而上,譜寫“于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