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始終把制度創新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聚焦前沿新興領域開展深層次改革探索,融資租賃、平行進口汽車、保稅維修、商業保理等產業迅猛發展,居全國領先地位。
4月19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劍楠在“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圍繞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市商務局推進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改革取得的具體成效。
口岸智慧化水平持續提升。聚焦服務企業,建設5大類78項“單一窗口”地方特色服務功能,滿足企業“一站式”通關申報需求。上線“資信紅綠燈”服務,為出口企業提供海外買家資信情況查詢,通過直觀便捷的“亮燈”,提示企業交易風險,助力企業破解“有單不敢接”的難題。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會同京冀口岸管理部門搭建“京津冀協同服務專區”,為企業提供北京空運、天津海運和河北鐵運物流線上辦事及數據服務應用等20項服務功能,實現三地口岸信息共享、數據互聯、業務協同。聚焦科技賦能,天津水運口岸獲批全國首批智慧口岸試點,推動口岸數據交互和共享應用,助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跨境電商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進口方面,京東國際、天貓國際、唯品會等進口頭部企業均在我市建設北方地區最大的跨境進口全品類中心倉,依托自貿制度創新優勢,做到當日申報、當日發貨、京津冀“次日達”,消費者可以像國內網購一樣享受跨境電商便捷購物體驗。出口方面,以自貿試驗區為核心區,認定了一批跨境電商示范園區,深化與阿里巴巴、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出口頭部平臺及服務商合作,加速打造北方地區最優的全產業鏈閉環生態圈。在此基礎上,依托自貿金融政策,在國內首創出口電商FT收匯和“跨境電商+離岸貿易”外匯結算新模式,進一步滿足了跨境電商企業財稅合規化發展需求。2023年,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356億元,同比增長16.7%。
平行進口汽車持續領跑全國。優化平行車系統服務體系,強化政策引領,進一步修訂《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管理辦法》;提高平行進口汽車售后服務保障水平,發布《平行進口汽車三包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更好服務京津冀消費市場,在保稅區、武清區等規劃建設多家平行車保稅展示交易中心;連續舉辦四屆中國(天津)平行車產業發展論壇,打造全國平行車行業交流、經貿合作平臺;提供全國最完善的平行車檢測試驗環境,國家級進口汽車檢測實驗室達7家,居全國首位。不斷完善平行車全產業鏈條,2023年實現平行車進口3.6萬輛,占全國平行車進口總量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