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適港產業持續集聚,“宜居宜業宜游宜樂”城市功能加速形成……作為天津唯一的港口、產業、城區三大要素齊全的區域,今年以來,東疆綜保區堅定不移落實天津市“十項行動”,深入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一幅港為城用、城以港興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完善配套設施
港產城融合不斷推進
初夏時節,海風習習。在東疆親海公園,五彩繽紛的遮陽傘交織成片。今年以來,東疆穩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盤活存量資源,旅游、商貿、休閑等城市功能正逐步完善,這里人氣持續“爆棚”。
“除了‘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外,今年我們還先后舉辦了‘海鷗季’‘海風樂享季’‘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等系列活動。‘五一’期間,東疆游客接待量超90萬人次,同比增長36.6%;帶動旅游收入超1億元,同比增長18.7倍,其中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游客接待量創新高,直接收入4200萬元,為近十年來北方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音樂盛事。”東疆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借此東風,郵輪經濟也正加速復蘇。東疆通過打造“郵輪+”系列產品,推出“郵輪+岸上游”“郵輪+演藝”等新產品,持續擴大東疆“郵輪+”影響力。自郵輪復航以來,東疆已接待郵輪65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近20萬人次,郵輪旅游規模進一步擴大。以城育港、以城聚人,東疆正積極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樣板區,讓人民群眾共享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成果。
創新發展模式
適港產業持續集聚
今年初,一顆車厘子“甜”遍京津冀。京津冀首條直通南美的“智利—天津車厘子直航快線”抵達東疆,不僅令京津冀市民品嘗到物美價廉的車厘子,同時也讓眾多貿易商看到了商機。首衡集團、海馬生物等貿易企業相繼落戶,開展車厘子、鳳梨、榴蓮、山竹等水果進口業務,不斷豐富進口品類,目前東疆冷鏈產品進口量占全市五成以上。
上述案例僅是東疆“以產帶港、以產促城”的一個縮影。產業是港城發展的血脈,今年以來,東疆積極構建“自貿試驗區+綜保區+港口經濟”的創新發展模式,發揮適港產業支撐作用,推動“物流通道”升級為“發展通道”、“通道經濟”升級為“港口經濟”,航運物流、金融租賃、冷鏈物流、汽車流通、電子商務等一大批適港產業正持續集聚。
航運方面,東疆已聚集國內水路運輸企業41家,營運船舶140艘,運力達358萬載重噸。前不久,這里也完成了天津首票“國內采購+保稅供船”國際郵輪物資配送業務全品類試單。汽車流通方面,今年東疆已完成二手車出口1.3萬臺,出口額3.35億美元,占全市80%,同比增長約5倍。電商產業方面,今年前5個月,東疆跨境電商進口單量741萬單,同比增長20%。
作為東疆的“金字招牌”,融資租賃和網絡貨運兩大產業發展優勢持續鞏固。今年以來,東疆已完成44架飛機、90艘船舶、3座海工平臺租賃業務。全球最大飛機租賃公司愛爾開普中國區域總部項目落戶、上市公司航新科技旗下航空拆解標志企業天弘航空落地并完成簽約,將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布局。數字貨運方面,目前東疆貨運企業已整合社會車輛461萬部,實現貨物運輸量5.18億噸,運費總額達1060億元。通過發展數字貨運產業,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來到東疆,以數字貨運為底座開展生產活動,將網上零售平臺、供應鏈平臺等留在這里,助推“通道貿易”轉化為“在地貿易”、“貨物通道”升級為“經濟走廊”。
用好“金招牌”,東疆以港興產、以港興城,底氣更足、動力更強,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遠航巨輪”正不斷劈波斬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