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生物醫藥研發創新,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會同高新區管委會,積極開展生物醫藥供應鏈管理模式創新,依托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打造集生物材料“采買、物流和通關政策咨詢”等為一體的天津市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供應鏈平臺”)。前期,自貿區創新發展局會同天津海關,積極爭取海關總署支持,將出入境特殊物品風險評估工作由北京轉至天津本地自主開展。供應鏈平臺成為首批特殊物品風險評估業務承接主體之一,并陸續承接多批次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等相關業務。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和賽諾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因臨床試驗研究需要,申請將臨床采集的血漿等樣本出口海外開展檢驗檢測和新藥創新研發。為著力提升國際合作便利化服務水平,自貿區創新發展局與天津海關強化風險評估改革,針對此次樣本創新,建立“多中心采集、一關申報、統一查驗、分批出境”工作模式,持續優化生物醫藥類特殊物品檢疫審批制度,提高檢疫審批效率,支持國內藥企、醫院與外方研發機構建立國際化合作,探尋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供應鏈解決方案。
在此創新政策支持下,在高新區管委會的指導下,供應鏈平臺充分發揮“產學研”聯合體作用,積極聯系天津市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醫療疾控等機構生物醫藥領域專家學者,積極為特殊物品風險評估提供技術支持。河西海關依據評估報告及時完成血漿樣本檢疫審批,南開海關為企業開通“隨約隨驗”查檢通道,順利服務近2000管血漿樣本出口。此次,供應鏈平臺全流程開展“幫辦”服務,助推血研所血漿樣本順利完成出口試單。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將貫徹落實《海關總署 天津市人民政府 合作備忘錄》《天津海關 自貿區創新發展局 出入境特殊物品風險評估“關地協同”合作備忘錄》等文件,持續深化與天津海關合作,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服務平臺服務功能,共同推動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實現新突破,增強營商環境軟實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加快推進天津自貿試驗區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