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客改貨”項目。今天的“信心中國實干向新,2024年經濟回望”系列報道我們一起走進海特飛機,看企業如何借助自貿區政策,搶抓機遇,掘金百億航空維修市場。
在近期發布的制度創新指數評估中,天津自貿試驗區憑借在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等方面的舉措,連續五年排名全國前三。依托這里的開放優勢,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快速成長為國內航空維修的頭部企業。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海特收到客戶的發來的好消息,他們交付的首架空客A321客改貨飛機,剛剛完成試飛,即將開展物流運輸任務。這個價值近2000萬的訂單,是今年海特進軍空客“客改貨”市場的首戰,相比過去的傳統保養維修業務,金額高出20倍。
基于電子商務及國際貿易的持續增長,未來五年,全球大約需要1300架客改貨飛機,市場價值超過百億。為了搶抓機遇,年初,海特就鎖定高附加值的“客改貨”業務。但改裝,不是拆座椅、騰空間這么簡單,得把飛機的載重量,從6、7噸增到20噸以上,涉及復雜結構的重裝,必須拿到原廠設計圖紙、運行數據等支持。趕上去年空客在全球尋找客改貨合作伙伴,海特依托15年來在航空維修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空客天津總裝線產業鏈優勢,成功簽約,拿到了空客原廠的方案。
客改貨技術領域的突破,有力提升了海特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為了助力企業開拓更多海外市場,市商務局、保稅區航空產業發展局等多部門聯動,梳理出海特適用的貿易便利化政策,一方面利用自貿區的保稅優勢,將航材成本降低10%左右,爭取東南亞中小航空公司訂單;另一方面,屬地海關啟動便利措施,飛機入境時,通關手續從半個月縮短到一天。在各部門的合力支持下,越捷航空成為海特東南亞市場的新伙伴,10月,首架來自越南的飛機進入海特機庫,開始檢修。
12月,海特高效完成了越南越捷航空的多個訂單,超額完成1.8億的年度目標。做優增量,海特看好天津持續加大投入,總投資約2億元的三期機庫,也將在明年下半年投用,新增三條產線,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客改貨”承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