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沿海捎帶業務
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是指國際航行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之間從事外貿集裝箱的國內段運輸,即船舶同時載運外貿集裝箱貨物和轉關運輸集裝箱貨物。此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有助于航運企業分配優化航線布局,靈活配置航運資源,提高班輪運載效率,降低中轉成本。
天津海關沿海捎帶業務不斷發展
一、沿海捎帶業務范圍擴展
2021年,《國務院同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調整實施“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利用其全資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開展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與上海港洋山港區之間,以上海港洋山港區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境外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試點的公告》的發布,試點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標志著沿海捎帶業務由中資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擴展至外資船公司外籍國際航行船舶。
二、國內沿海捎帶業務正式落地
2022年5月31日,27個從國外進口到中國的集裝箱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碼頭被裝上“美若馬士基”輪,運往最終目的地天津東疆港,這標志著國內首單外資班輪船公司“沿海捎帶”業務正式落地。
三、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試點延期
2024年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延續境外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試點政策的公告》:為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于同意繼續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適用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國函[2024)204號),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的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申請開展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連云港港與上海港洋山港區之間,以上海港洋山港區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試點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標志著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試點延期。
東疆海關加強沿海捎帶業務
提高企業通關效率
一、天津海關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通關效率
兩年半以來,天津海關不斷捋順業務流程,提高通關效率。推動天津港5個碼頭開通“沿海捎帶”業務,“沿海捎帶”貨物種類從普通貨物增加至凍品等冷鏈運輸貨物;創新“沿海捎帶”轉關方式,實現貨物從運輸到堆存全流程無紙化作業;加強通關服務保障,指導企業開展業務備案審核,加強“關、港、企”三方信息聯動,暢通轉關申報、境內運輸等環節,通關時間壓縮至“秒級”。沿海捎帶業務單據核銷、封志驗核時效不斷縮短,減少貨物國際中轉時間,降低運輸成本的紅利不斷釋放,同時天津港吞吐量、輻射功能不斷提高。
據統計,2024年天津海關監管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8.66萬標準箱,其中外資船公司“沿海捎帶”6.3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2.9%。
二、東疆海關優化監管服務,推動外輪沿海捎帶實現增量
天津東疆海關針對沿海捎帶可能存在的換貨風險,優化單據審核與貨物監管間信息對接,重點核查原始提單封志等風險點,提升監管效能;加強與船公司、船舶代理、報關行溝通,持續關注船舶動態,為國內進口商及時提供更多航線選擇,助力企業優化航運資源配置;設置專崗解答企業政策疑問,針對船舶到岸后轉關核封、口岸申報等環節開展指導,實施7×24小時辦理海關核驗封業務,助力企業降低通關成本。
2025年1—2月,東疆海關監管外輪沿海捎帶集裝箱7660標準箱,同比增長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