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10年來,共推出686項制度創新,最近,在金融創新領域再次取得突破,持續打造開放新高地。
自貿區成立十周年來,天津海關推出“抵港直裝”“船邊直提”等多項創新舉措,依托這些措施,今天這批貨物在靠港前,海關就對數據進行了審核。到港后,一個半小時完成卸貨裝車。持續推動貿易通關便利化,也帶動了冷鏈產業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市冷鏈相關企業數量突破上千家。今天這批貨物,就是由泰達行進口的,這家企業由天津與泰國正大物流合資組建,主要從事凍品的運輸和倉儲。總經理王永干告訴記者,一季度,他們的客戶量增長了10%。
王永干所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就是最近,自貿區又一項金融創新政策。他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國內凍品達到兩千億級的規模,許多將貨物存儲在他們企業的貿易商,都需要更多融資來抓住市場機遇。持續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泰達行也從最初的貿易業務,在自貿區建起保稅倉拓展到存儲。2023年底,國家八部委聯合推出新政,支持銀行業探索脫核鏈貸模式。看中泰達行的規模,自貿區創新局將這個模式,率先在冷鏈行業試用,依托海關監管的保稅倉,將倉庫與渤海銀行、郵儲銀行打通,可以實時調看下游客戶交易信息,以此作為貸款依據。一季度,為十多家企業,完成7億元授信。這種模式,也幫助泰達行開拓了金融服務的新業務。
班又萌,自貿區創新局的工作人員,也是推動供應鏈脫核模式的主要負責人。作為天津自貿區法定機構改革中,專門成立的部門,創新局實行全員聘任制,并實行績效考核。眼下,班又萌帶領團隊,還在將這一模式拓展到自貿區全域。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包括供應鏈金融創新在內,十年來,天津自貿區出臺國內首個自貿區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范和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并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
塑造制度型開放新優勢,十年里,天津自貿區共推出686項制度創新,49項成果在全國推廣,215項在京津冀復制。同時,持續打造平臺型開放高地,自貿區范圍也從最初的東疆、機場、中心商務區三個片區,拓展到濱海高新區、中新生態城兩個聯動創新區。眼下,天津自貿試驗區正在研究出臺新一輪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