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V人刘玥第一次高潮,日本老司机看的黄色影院,caop在线视频,自慰在线观看宅男天堂,日韩在线视频一区,tom中转提醒页,国产人妖赵恩静在线视频,一级福利午夜电影,香蕉AV影院

無障礙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政聲傳遞
牢記囑托 踔厲奮發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三周年之際
發布日期: 2022-01-17      來源: 天津日報     
字號: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思想偉力濃墨擘畫,時代巨輪激越前行。

    3年前的今天,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視察天津。在高等學府,愛國情升騰報國志;在居民社區,最亮一抹“志愿紅”;在名人故居,“發展”與“保護”相輔相成;在科技園區,智慧制造賦能實體經濟;在繁忙港口,志在萬里、蓬勃興盛……最是情深歲寒時,渤海之濱春潮蓄勢,京津冀協同發展藍圖鋪展,人民領袖和天津人民心心相印。

    風正帆懸,勇立潮頭。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為天津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政治動力、精神動力、工作動力。3年來,全市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銘記囑托,深學篤行,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以抓鐵有痕的實干、奮勇爭先的豪情不斷書寫新的華章,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闊步前進。

    京津冀協同發展,形塑區域發展新格局

    千年大計,世紀宏圖。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深思熟慮,親自謀劃、部署、推動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千鈞之力形塑區域發展新格局,激發區域發展新動能,注入區域發展新希望。

    融入重大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政治使命,也是天津乘勢而上的千載良機。天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決策部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弘揚歷史主動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對接、融入、服務上升級加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作為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的出海口、“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天津港同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有著貿易往來。

    “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方向,寄予厚望。

    “重者重之。”市委、市政府聞令而動,把天津港發展擺在戰略全局的高度加以謀劃,多次專題研究謀劃,“北集南散,北優南拓”加快推進,集疏運專用貨運通道規劃建設緊鑼密鼓,為未來發展拓開空間。

    2019年成立的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港口領導小組,2021年又提升為推進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領導小組,協調全市各方力量,充分搭建服務平臺,與天津港共同奏響“志在萬里”、服務國家戰略的豪邁樂章。

    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2021年首次跨越2000萬標箱大關。港口設施更是引領行業智慧、綠色革命──全球首次無人駕駛電動集卡編組整船作業、全球首創傳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智慧、綠色正成為天津港的金色名片,這座歷史悠久的海港再次煥發青春活力。

    在全局中落子,于大局中推進。所見更加深遠清晰,使命感亦愈發強烈。

    一張張交通規劃圖加速落地變為實景圖。2021年底,津石高速天津東段主線完工。西接已通車的津石高速,天津港區域與雄安新區、石家莊等地將一路暢達,有力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和區域發展。

    一處處區域節點融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京濱、京唐、津興高鐵等加快建設,天津市內已批復地鐵項目全部開工,“軌道上的京津冀”不斷延伸拓展。

    交通一體化,成為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的“催化劑”。天津立足于“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區域產業協作和創新協同等方面全面發力。去年前三季度,天津引進京冀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8.2%,占引進內資的41.7%。

    “核心研發在北京,成果轉化來天津。”這一“強強聯手”的產業協作模式,為高科技企業成長提供了豐沃土壤。

    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內,北京來津的致導科技公司負責人李治國是見證者之一,“從前幾年主打無人機航電模塊研發生產到今年計劃延伸到做整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企業蓬勃成長,園區欣欣向榮。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復制了“中關村”的品牌與運營服務,更復制了“中關村速度”。新增注冊企業達907家,同比增長59.4%,北京企業占園區全部新注冊企業的1/3,園區2021年前11個月的“成績單”格外亮眼。

    跑出“中關村”速度的,還有同上賽道的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隨著越來越多的辦公樓、廠房、生活配套等陸續建成,2022年我們將進入大規模投產期。”科技城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王浩充滿信心。

    “筑巢引鳳”后,更需“安巢暖鳳”。精準支持北京疏解重點企業和承接載體,打通北京來津企業職工落戶、購房、子女就學、醫保聯網結算等難點堵點,推動非首都功能轉移落地……政府出臺暖心政策,企業更加安心發展。

    走出“一畝三分地”,立足定位“功能區”,打開發展新天地。

    近年來,天津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推進區域交通、公共服務一體化,深化產業協同創新,強化生態共治共享,建設“871”重大生態工程,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堅毅前行。

    制造業立市,緊緊抓住命脈所在

    “實體經濟是大國的根基,經濟不能脫實向虛。要扭住實體經濟不放,繼續不懈奮斗,扎扎實實攀登世界高峰。”3年前,在天津港,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叮囑,語重心長。

    對于天津來說,實體經濟是根基所在、命脈所在。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更為天津壯大實體經濟提供了堅實支撐。為此,市委提出,堅持制造業立市,建設制造強市。

    一個“立”字,凸顯地位,注滿決心、信心。

    制造業立市,源于這座城市輝煌的工業歷史。新中國第一塊手表、新中國第一臺電視機……一百多年制造業發展積累的眾多“第一”、賡續的基因血脈,依然承載著天津的光榮與夢想。

    制造業立市,立于這座城市發展制造業的明顯優勢。強大的海、空兩港物流樞紐,發達的連接華北、東北、西北鐵路公路網絡,齊全的產業門類,大量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讓天津底氣十足。

    制造業立市,立于這座城市對科技革命的敏銳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方興未艾,天津率先舉辦世界智能大會,“以會興業”加快引育智能科技產業,“天津智港”揚帆出征,呈現遠大前景。

    方向對了,實干鋪路。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勾勒清晰藍圖──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著力壯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鞏固提升裝備制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形成“1+3+4”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雁陣排空,千帆競渡。

    智能科技,向信創產業方向發起主攻。天津正成為全國產業鏈條最全、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產業聚集度最高、產業支撐最有力的信創產業發展集聚區。

    濱海高新區,飛騰、麒麟、曙光、長城、360等1000余家“家族成員”抱團發展,打造了從CPU、操作系統、數據庫、超算、網絡安全到整機終端信創全產品鏈條。

    “鏈”出活力,后勢強勁。2021年,飛騰CPU和麒麟操作系統分別占國內同類市場70%和85%以上份額。目前,天津信創產業鏈上在建項目達96個,總投資787.55億元。

    “智能”賦能“制造”,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天津制造業正在發生從內而外的深刻變革。

    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整車廠內,1000多臺焊接機器人將生產線自動化率提升到79%,樹立行業標桿;天津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內,配備3000多個智能傳感器的生產線同時生產波輪、滾筒洗衣機,成為工業互聯網和柔性制造的典范;丹佛斯天津商用壓縮機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制造的“燈塔工廠”……

    渤化集團旗下兩家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化工“老字號”企業,歷時5年整體搬到南港工業區。“兩化”搬遷,成為天津傳統產業鞏固提升的樣本。

    搬遷不是簡單的空間平移,而是技術工藝、數字化、安全生產等全方位的再造。以“智能制造”為標準,從生產管理到資產管理的6大信息化平臺悉數登場,實現全維度數字化、全過程可視化、全信息集成化。傳統石化老企業華麗轉身,變成現代智慧工廠。

    制造業企業發展,產業鏈配套和行業生態是關鍵。為此,天津組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指揮部,以培育產業鏈為抓手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

    實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集中攻堅信創、高端裝備等12條產業鏈。生物醫藥、信息安全等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細胞谷”“北方聲谷”等加快建設,認定“中國信創谷”等10個產業主題園區。

    我市產業鏈“筋骨”日益強壯、“血脈”加速打通。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重點產業鏈在鏈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5.1%。

    科技自立自強,全力攻堅“卡脖子”難題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開大學,勉勵科技工作者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和鞭策,把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的“勢能”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能。從高校、院所到企業,瞄準科技前沿和“卡脖子”技術難題,扎實推進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在津沽大地上營造熱氣騰騰的創新氣場。

    自立自強,科技創新引領能力持續提升。2021年,天津科技迎來收獲之年──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實驗室首次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技術上完成“從0到1”的突破;

    2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攻克酶蛋白理性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斷熱稀土涂層打破國外壟斷;

    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神工”腦機交互系統在我國重大航天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深入實施人才引領戰略,我市4位專家當選兩院院士,3位外籍專家當選兩院外籍院士;

    “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升級版累計引進各類人才42萬人,我市在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金獎和獲獎數均位居全國第二。

    攻堅難題,天津培育自主創新源頭全面開花──

    匯集全國頂級科學家和科研團隊,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合成生物學、現代中醫藥、細胞生態5個海河實驗室,均于去年揭牌運行;

    我國地震工程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功能最強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擬研究設施;

    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天津版“國之重器”加快建設;

    天津市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簽約,在津共建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

    以用立業,天津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圍繞產業鏈難點堵點,采用“揭榜掛帥”等模式,引導龍頭企業牽頭整合科研資源,集中力量攻堅“卡脖子”技術,掌握更多“獨門絕技”。2021年天津22個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企業參與的達12項,相比2019年增長71.4%;

    充分發揮高校創新創業優勢,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新建5家市級大學科技園,成為高校成果轉化“首站”、區域創新創業“核心孵化園”和新興產業“策源地”。在海河教育園區打造“天南創新谷”,推動“大學城”向“產業城”拓展;

    充分發揮體制機制激勵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通政策堵點,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建成運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運營中心。全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雙雙投入運營。

    秉持人民至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社區工作是具體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準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和平區朝陽里社區,話語里飽含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打通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社區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成為檢驗天津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一份新時代莊嚴考卷。

    2019年,天津以黨建為引領,實施“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一號改革創新工程,引入“吹哨報到”機制,推動人員力量下沉街道社區,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更好地服務社區百姓。

    “早看窗簾晚看燈”,北辰區瑞景街道寶翠花都社區,250多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社區網格員都有一本“細心賬”。

    “常敲空巢老人門,噓寒問暖送貼心;常串困難家庭門,排憂解難送愛心……”寶翠花都社區摸索出的“五常五送”工作法,贏得百姓點贊,被全市推廣。

    以問題為導向,以實干見真章。圍繞社區治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天津從體制機制上入手,果斷啃“硬骨頭”。

    作為一座人口老齡化程度較深的城市,完善社區養老迫在眉睫。2019年7月,天津在河西區啟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探索可持續的居家養老新模式。政府規劃建設居家養老“15分鐘服務圈”,提供政策支持引導。“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讓銀發族樂享社區養老。

    基層社會治理,最怕存在“兩不管”地帶。2020年以來,天津下大力氣解決歷史遺留的各區“飛地”問題。通過分類施策,采取依法變更行政區劃、移交管轄權等方式,546塊“飛地”全部落地。壓實屬地責任,排除安全隱患,兜底民生保障,補齊基層治理短板,天津“飛地”治理經驗獲民政部推廣。

    天津朝陽里,全國首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發祥地。從這里出發,截至2021年底,天津共有注冊志愿者279萬多人,占常住人口的20%,“志愿紅”成為推進社區共治共享的重要力量。

    “人人可下單、人人可接單”。中新天津生態城創新推出信息化的“志愿服務平臺”。志愿服務組織在平臺上發布項目,居民注冊為志愿者后選擇參與,黨政管理部門利用平臺數據分析決策。數字化提高了服務透明度,也提升了服務精準度。

    社區里有群眾需求,社區里更有群眾路線。

    近年來,天津市委持續推動黨員干部“向群眾匯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機關干部進社區,聽民情民意,解民憂民困,在同群眾面對面的實踐中砥礪初心使命。

    2020年,天津市組織市、區兩級機關干部到社區“入隊入列”,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這一做法很快被作為制度固定下來。天津市專門出臺《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入列輪值工作辦法(試行)》,要求市、區兩級機關在職黨員干部,原則上每年安排一周連續5個工作日到居住地社區入隊入列、當“員”輪值,沉在社區脫產工作,促進機關干部能力提升和作風轉變。

    屏對屏鍵對鍵,不如面對面。和平區推出“和平夜話”活動,各級黨員干部利用“8小時之外”的時間,分別深入各個社區,和群眾聊家常、交朋友、聽意見,為群眾解難題。截至目前,全區黨員干部累計參加實踐活動33萬余次,解決群眾難題7.8萬余個。南開區推出“扎根網格、血脈相融”實踐活動。寧河區推出“腳印萬家”實踐活動,黨員干部敲萬家門、解萬家憂。

    社區是熔爐,是學校。一次次走近群眾、深入群眾的服務實踐,解了群眾的“難”,紓了群眾的“結”,黨群關系更加“心貼心”。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廣大黨員干部思想上受到教育,群眾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初心使命進一步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得更牢。

    崇軍重文,正能量更加豐沛充盈

    天津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崇軍尚武、崇敬英雄,由來已久。

    2021年7月1日,黨的百年華誕,南開大學70多名師生代表舉行了一個莊重溫馨的歡送儀式。曾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的南開大學入伍學子代表、法學院2021屆本科畢業生阿斯哈爾·努爾太,重返軍營,奔赴新疆反恐一線。

    厚植愛國情懷,小我融入大我。阿斯哈爾·努爾太經歷兵營淬煉之后更加堅定從軍報國的夢想,毅然放棄大學畢業后的其他就業機會。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激勵下,天津市高校學子崇軍尚武氛圍高漲,走進軍營報效祖國的大學生逐年增加。2021年征兵,天津大學生征集比例達92.54%,創歷史新高。

    崇軍不僅體現于兵營和校園,還體現于整個社會。

    天津專門規定,婚姻收養、公辦養老院、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鐵路、公路、文博院館等公共服務場所要設立軍人服務窗口,并設置明顯標志。除現役軍人外,退出現役軍人也受優待。“軍人依法優先”落到身邊具體處,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退役軍人保障,天津實現兩個“全國率先”──率先建立“兩中心兩站”的四級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網絡,率先成立市、區兩級的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通過市、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鄉鎮街道、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退役軍人“找得到組織”。

    天津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運河蜿蜒北上,古長城雄踞薊州。市中心可觀“萬國建筑博覽會”,可游眾多歷史文化街區。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成為天津獨特的城市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3年前在天津視察時指出,“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天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持續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02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開長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討論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設計方案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天津段)建設工作。

    目前,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已經完成規劃設計,以歷史名鎮、元寶島、文化學鎮等3個板塊,托舉“運河明珠”的璀璨光華,推動運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天津段)啟動建設,黃崖關長城綜合博物館提升改造項目開始實施。

    “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樓。”歷史遺留下來的一千多幢樣式各異的小洋樓,是天津特有的城市風景線,提出了文物保護利用的大課題。天津活化利用文物資源,拿出百余幢空置小洋樓進行招商,引進科技創新、金融、高端服務業等領軍企業,為老建筑聚人氣、添生機,實現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

    天津是北方近代工業的搖籃。一處處工業遺產,見證了天津一百多年工業發展歷史和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奮斗歷程。近年來,天津加大工業遺產保護力度。去年,完成瀕危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等文物修繕,實現搶救性保護。陳塘熱電廠舊址等工業遺存活化利用也在穩步推進。

    天津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覺悟社舊址、周鄧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體悟黨的百年歷史、銘記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生動教育基地。去年,我市專門制定紅色資源保護與傳承條例,以地方立法保護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以史增信,以文化人。天津極為深厚的革命文化、英雄文化,千百年傳承的奮斗精神、開拓精神,在新時代的光芒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輝。

    歷史波瀾壯闊,時代海闊天空。

    天津人民感念在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4次親臨天津,致信祝賀世界智能大會開幕,給南開大學學子回信……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厚愛,化作海河兒女建功新時代的不竭動力。

    天津人民奮發前行。全市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謀主動,在立足長遠發展中謀主動,把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殷殷囑托猶在耳,踔厲奮發正當時。當前,天津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國家相關部委
    自貿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兄弟自貿試驗區
    重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