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迎來掛牌成立五周年,這是耕耘的五年,也是收獲的五年。五年來,三大片區充分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優勢,在推動天津自貿試驗區持續探索創新實踐和服務大戰略、對標國際一流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形成合力,為天津自貿試驗區迎接戰略發展新挑戰注入了強大動能。
以機場片區為例,這里是天津先進制造業的重要集聚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制造業和研發設計、航空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未來,這一區域將打造亞洲飛機制造維修中心和中國北方航空物流中心。
蓄力前行,從容應對
幾年間,機場片區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制度創新、擴大產業鏈發展、促進通關便利化等多項舉措,在航空航天、加工制造、汽車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再制造等領域蓬勃發展,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制度優勢和產業基礎。正因如此,抵御風險時,便有了從容應對的能力。
迎來一季度“開門紅”
疫情期間,機場片區所在的保稅區通過創新工作機制,開啟線上招商新模式。今年一季度,這里共引進重點項目381個,注冊額403億元,內聯引資到位19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其中,引入世界500強項目14個,行業龍頭項目140個,實現一季度招商引資“開門紅”。
“六步驟”推動招商引資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從商務部到市、區各級政府都在想方設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且陸續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
今年以來,保稅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主動發展,通過推動線上洽談云端簽約、積極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聚焦實體經濟項目、加速金融產業聚集、釋放新經濟產業活力和傾心幫扶以商招商“六步驟”,確保特殊時期招商引資不斷檔。
其中,“云簽約”項目7個,投資額達186億元;與105家重點北京企業達成合作,投資額達108億元;引入基金類項目15個、租賃保理類項目4個、保險類項目2個;引入德龍等網絡貨運項目19個……此外,新松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或完成土地出讓工作也在有序推動中。
目前,該區域重點在談項目200余個,預計投資額達到380億元,為完成區域全年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