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廠房內,模擬調試的機器嗡嗡作響,幾名工人正相互配合著進行前閘門的安裝。來到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內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制造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正在同時對車間內的7臺不同類型和尺寸的盾構機進行施工,包括預組裝、工位組裝、調試等,每臺盾構機從開始設計施工到最終整機調試出廠大概需要6至8個月。”
“截至目前,公司完成新簽外部合同額14371.01萬元,待簽外部合同額358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營業額累計完成21152.6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3%。”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蔡輝說:“我們在今年上半年累計開展項目41臺,售后項目上半年累計開展9臺,其中,疫情期間下線的首臺盾構機‘中鐵829號’克服重重困難已在北京地鐵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及試掘進。”
考慮到東疆優越的人才引進政策、便利的配套服務以及個性化的落戶支持,結合公司產業發展需要,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不僅在今年上半年引進各類高端人才53人,更是將中鐵裝備研究院再制造分院整建制遷移至東疆,成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設計研究院。
如今,既有生產,又有研發,“手腦并用”讓盾構機這一“大國重器”的技術升級和市場拓展在東疆有了更多可能。蔡輝告訴記者:“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設計研究院落戶東疆,能夠實現天津公司在產業規模、科研攻關、市場營銷、生產制造、質量服務等領域全面升級,做好全集團再制造產業鏈條的承接工作,有效夯實獨立自主的再制造業務研、產、供、銷、服能力,將天津公司打造成為中鐵裝備規模與效益新的‘增長極’,推動盾構再制造業務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企業能夠安心落戶、快速發展離不開各類優惠政策的扶持。“今年,東疆保稅港區正式轉型升級為東疆綜合保稅區,區內企業可以順利地開展保稅維修和保稅研發業務。”東疆綜保區融資租賃促進局副局長于朝亮說,“保稅維修可以為相關企業減免很多關稅,只要是維修完再出去,就可以免去交稅的過程,便于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同時,綜保區內企業進行研發使用的進口料件和消耗掉的進口產品免征關稅,形成的研發成果能夠用于國際和國內,這樣既幫助企業降低了成本,也為天津吸引和提升了這類高質量發展的載體。”
經過十余年的建設,東疆的支柱產業在國內同類區域已經有較大的影響,外貿進出口在全國保稅港區中長期保持前三位。依托融資租賃、國際貿易和高端航運物流等產業發展的優勢,東疆正在立足綜保區新功能,積極在保稅維修再制造、保稅研發檢測、跨境電商進出口分撥、智慧冷鏈物流,以及文化貿易等領域深耕拓展,謀求多樣化的、更具口岸特色的產業形態。東疆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沈蕾表示,東疆要抓住機遇,圍繞國際自由港的產業特征,聚集新的功能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