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濱海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獲悉,今年1-8月,濱海新區跨境電商進口申報訂單1816萬單,貨值29.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3.1%;出口單量77萬單,貨值約2480萬元,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下,跨境電商產業實現了逆勢增長,取得了顯著成績。跨境電商知名企業不斷集聚,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在推動濱海新區外貿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外向型經濟增長的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打通跨境電商通關全模式
目前,濱海新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通關模式基本實現全覆蓋,進出口業務規模和商品品類不斷擴大。今年6月,新區成功完成“1210”保稅出口首單,并于7月初完成“9710”(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兩種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的海關通關手續。“這標志著濱海新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跨境電商‘9610’直郵、‘1210’保稅倉、‘9710’B2B交易、‘9810’B2B海外倉出口4種模式全覆蓋。”新區商促局相關負責人稱,此外還于日前完成首票“1210”貿易方式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填補了天津關區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B2B出口貿易方式的空白,出口模式更加全面。他表示,未來,隨著全模式調通和B2B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濱海新區跨境電商體量也將獲得不斷增長,并為我市開辟出了一條“天津制造”銷往全球的新通道。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隨著占地4000平方米的跨境電商鑫晟公共倉日前正式揭牌,新區的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因貨值少、貨流穩定性不強帶來的倉儲、通關成本高等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天津港保稅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鑫晟公共倉開倉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空運領域還要推出大通關基地,以服務于整個空運環節的物流配送、倉儲運輸。
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新區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保稅倉儲面積已達到15萬平方米以上,未來還將計劃建設包括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內的40余萬平方米跨境電商倉儲設施。同時,物流分撥、體系追溯等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鏈元素也在不斷優化創新,如東疆保稅港區在全國首創了在海關監管區內建設快遞分撥中心,實現了保稅與非保業務集中存放、集拼出區,成為全國首個利用海關分類監管政策與跨境電商試點融合的創新業務;同時,天津港保稅區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建設一期跨境電商產業園也初步建成,為航運、物流、貿易等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通關服務。
此外,針對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因貨值少、貨流穩定性不強導致的倉儲、通關成本高問題,濱海新區還積極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閑置倉庫資源轉型跨境電商保稅公共倉并同步建設綜合服務平臺,幫助中小跨境電商代理申報快速通關及集中保稅倉儲,有效降低了跨境電商企業成本、提升了商品競爭力。同時,新區鼓勵跨境電商企業探索零售新模式,開展跨境電商“線下保稅展示+線上掃碼交易”宣傳推廣活動。
打造北方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高地
新區商務和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濱海新區將繼續以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契機,助推天津成為中國北方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高地。同時新區將通過市、區、開發區三級聯動,出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支持政策。結合新區整體功能布局及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推進載體建設,加速產業聚集。重點打造保稅區、東疆、經開區等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大力推動保稅倉公共倉建設,利用B2B出口政策,不斷擴大進出口規模。著力搭建平臺、強化培訓,助力傳統貿易轉型。通過積極舉辦跨境電商政企融企對接會、培訓會等活動,鼓勵傳統中小制造型企業與現代服務業(跨境平臺或服務商)合作,爭取跨境電商出口業務保持健康快速發展。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利用現有旅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資源,嘗試“旅游+下單+配送+快遞或自取”方式作為起步,引導企業在市內商業區域知名旅游景點開展線下展示、掃碼引流線上交易等O2O零售新模式,擴大天津作為北方航運中心的跨境進出口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