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隨著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機場片區企業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遙宇航)研制的GNSS氣象探測系統“GNSS掩星氣象探測載荷”搭載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元光號”衛星也隨之順利升空。此次氣象探測載荷發射,為云遙宇航今年的第三次發射,是該公司“云遙星座計劃”從2020年向2021年邁進的最后一次重要發射。
“相比上次發射,此次發射具有新算法、新平臺等特點,為后續業務星運營奠定了基礎。”據云遙宇航總經理李峰輝博士介紹,今年團隊歷經10個月,從地基、山基和衛星模擬等不同維度及場景對此次氣象探測載荷的核心算法進行優化,提升了掩星多頻點捕獲跟蹤性能和反演成功率。此次發射的GNSS掩星氣象探測載荷是一種新型星載遙感綜合探測設備,它具有高時空分辨率,可以同時完成地球多個區域的探測,通過相控陣天線接收GNSS掩星信號,經過綜合處理反演得到大氣溫濕壓、電離層電子密度等參數,滿足實時快速獲取高時空分辨率的大氣環境要求。
據了解,云遙宇航于2019年落戶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為保稅區重點扶持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空、天氣象探測載荷研發、數據反演和應用于一體,專注軍民融合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完成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GNSS探測載荷研發工作,并已開展近百項專利申報工作。李峰輝博士表示,云遙宇航的目標是建成在軌運行80顆衛星的全球組網星座,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輔助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云遙星座計劃”面向全球,輻射“一帶一路”,可提供實時性優于20min的地震短臨預報信息及氣象預報信息,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采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于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