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建立,對于天津來說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對于服務京津冀來說,在不改變行政區劃的前提下,港口貿易實現異地報關為京津冀提供了經濟活力,也讓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價值得到更深層次的體現。”天津市政府副市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閻慶民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行政體制改革服務京津冀發展進行了闡述。
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今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召開,不僅曬出了2015年的“成績單”,更從行政體制改革、金融創新、服務京津冀等方面進行了展望。
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之初,就推出了自主制度創新清單第一批122項任務,涉及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與貿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創新、要素集聚與流動等四個方面;2015年10月,又推出了第二批制度創新清單,包括政府服務和監管創新、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四個方面53項任務,兩批清單合計共包含175項任務舉措。截至2015年底,175項制度創新舉措有123項落地實施,占總量的70%,其余52項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我們在積極推動制度創新的同時,開展已完成創新舉措的總結評估工作,梳理匯總了一批在全國和京津冀復制推廣的改革經驗、最佳創新實踐案例。在商務部向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第二次部際聯席會議提交的21項擬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經驗中,天津自貿試驗區有9項入選,占總量的43%,以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為依托的市場監管制度、京津冀區域檢驗檢疫一體化新模式兩項創新舉措成功入選商務部評選的8個最佳實踐案例。”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蔣光建介紹說。
隨著一批又一批制度創新舉措的落地實施,天津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金融創新、服務京津冀等方面的綜合配套,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環境不斷完善,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初步顯現,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對于定位為重點發展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的中心商務片區來說,截至2015年年底,中心商務區各類現代服務業已突破9000家金融類企業近800家,商務區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億元,較2014年翻一番。
特別是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累計新增注冊企業4280家,其中包括一大批金融領軍企業,比如金城銀行,注冊資本30億元,是我國北方唯一一家獲批設立的民營銀行,目前落戶商務區規模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中信金融租賃,注冊資本40億元,以及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機場片區依托“雙港聯動”、“雙自聯動”、“內外聯動”和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撐平臺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等5大任務、23條具體措施。
據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呂英博介紹,目前,“一中心、一基金、四專項”支持體系等13項任務已完成;建設智能制造應用研發基地等16項任務已有階段性成果、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41項任務全面開展,進展顯著。在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強大引擎助推下,天津港保稅區經濟取得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30億元,增長13.9%。
受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的持續利好推動,東疆片區的投資熱度不斷升溫。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東疆片區已注冊企業2763家,注冊資本金1607.3億元人民幣,僅8個月的時間,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金均超過2012年至2014年三年總和。
“東疆片區在吸引中遠、中船、中海油、中外運、中交建、神華等航運物流央企落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國際航運服務功能要素聚集,與皇家加勒比郵輪總部深入對接食品及物料等保稅供應試單,與東疆海關共同起草‘東疆國際郵輪供給監管方案’。用足用好自貿試驗區政策,積極打造集航運金融、航運交易、船舶運輸、船舶供應、船舶維修等于一體的航運物流全產業鏈基地。”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軍介紹說,東疆片區繼續保持租賃業領先優勢,2015年東疆共新增租賃公司599家,新增注冊資本金達886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東疆共注冊租賃公司1449家,累計注冊資本金達1317.6億元人民幣。航空航運租賃產業繼續領先,截至目前,東疆共完成600架飛機租賃業務,11臺發動機,80艘國際航運船舶,8座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的租賃業務,飛機、船舶、海工設備租賃資產累計總額達3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