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明年兩年間,本市財政將籌集30億元資金,對全市1000余家企業進行技術裝備改造,從而拉動投資超過100億元。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本市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金融支持工業增效升級的一項重大舉措。
該消息是昨天本市召開的工業和信息化暨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上透露的。據了解,市財政籌得的30億元資金,主要是對通過融資租賃購置的先進研發生產設備給予租賃費用補貼,補貼標準為融資租賃額綜合費率的5個百分點,重點支持發展前景好、技術水平高、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以及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科研院所,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置先進研發生產和檢驗檢測設備,實施智能化改造。
該負責人介紹,供給側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是當前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一方面,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許多能力無法在市場上實現;另一方面,高科技、高品質的產品相對不足,每年都要大量進口。本市要走出這種困境,必須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下大力氣化解過剩產能同時,要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激發新活力,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市今年除了啟動裝備升級改造工程以外,還將啟動智能制造工程,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抓手,支持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傳感、智能檢測、智能物流等5大技術裝備創新與應用,重點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大飛機、民用航空、高技術船舶等高端產業與新興產業,瞄準智能制造的核心環節和共性關鍵技術,搶占智能制造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