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濱海新區另一條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Z4線去年公布了科技大學站(原第十三大街站)和濱海文化中心站兩個站點的位置信息后,日前又公布了第九大街站、金臨路站(原南大街站)和融仁路站(原堡東路站)3個站點的位置信息,此外還有五個站點顯示“審批在辦”。
從Z4線已經公布的幾個站點來看,站名出現變更的占了大半,站名為何會有變化?這是否意味著站點位置有所調整?其他站點位置信息何時公布?Z4線日前在中新生態城至和順路站三工區首座墩6號樁作為首樁正式開鉆,標志著項目進入正式施工階段,市民對于設站等問題更為關注,濱海新區規國局日前給予了解讀。
軌道交通Z4線是串接濱海新區南北片區與核心區的骨干線路。線路途經中部新城、于家堡、天堿商業區、開發區、北塘、中新生態城及漢沽,終點為漢蔡路站,線路總長約43.8公里。其中地下線15.3公里、高架線28.5公里,共設車站23座,包含地下車站10座、高架車站13座,平均站間距約1.9公里。先期起步段工程最北可至泰達航母主題公園。剛剛確定位置的Z4線站點包括第九大街站、金臨路站(原南大街站)、融仁路站(原堡東路站)。此外,航安道站(原信息園站)、玉砂道站(原工業園站)、航母公園站、第三大街站和第五大街站的選址意見顯示為“在辦”。
為何會出現這么多的“更名站點”?濱海新區規國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天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以及《天津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15-2020)》(以下簡稱《近期建設規劃》)中,濱海新區規劃軌道線路站點名稱都是以站點周邊地名(如道路名稱、區域地名等)來命名的,目的是增加站點的區域可識別性。Z4線已公布站點中顯示更名的金臨路站和融仁路站位于中心商務區于家堡,以所在道路名稱為車站命名。2016年,于家堡區域道路路名進行了整體優化變更,因此,規劃的Z4線的兩個車站在申報規劃手續過程中,也進行了相應的更名,車站位置并未進行調整。
根據規劃,Z4線路沿途可在于家堡站與B1線換乘,在泰達站與津濱輕軌換乘,在北塘站與Z2線換乘,從而實現濱海新區核心區與各功能區之間的互聯互通。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地名管理的相關規定,軌道車站在運營前應辦理正式地名手續,因此,B1、Z2、Z4線車站名稱最終都應以政府批準的名稱為準。
不少家住Z4線沿線的市民都對家門口的車站規劃翹首以盼,站點信息公布為何間隔時間較長?其他站點位置信息還要多久公布?該負責人表示,對于軌道交通Z4線,和B1線一樣,新區規國局都是與軌道建設單位研究后,確定采用成熟一段審批一段、成熟一站審批一站的規劃審批方法,這正是為了加快軌道交通的建設進展。由于Z4線線路長,各站周邊情況不同,遇到的問題不同,因此各站的審批進度并不一致。目前,新區規國局已對方案穩定的車站進行了規劃審批,尚有部分車站方案不穩定,軌道建設單位正在組織設計單位進行優化完善,新區規國局也在積極配合建設單位開展前期規劃審查、與功能區用地銜接、車站出入口設置等相關工作,待車站方案穩定后,將加快規劃審批,并將結果適時向社會公示,也請廣大市民留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