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濱海新區教體委了解到,今年新區打造現代職業教育,引入京津冀區域合作項目,同時鼓勵和引進民辦職業教育,計劃建立民辦中職學校和混合所有制高職學院,服務濱海新區產業升級。
引入京津冀區域合作項目
為了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新區積極引入京津冀區域合作項目,推進與工信部電子信息發展研究院合作項目,先后與賽迪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開源軟件聯盟、北京賽普信科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六輪合作洽談,分別就合作建設賽迪濱海開源學院、賽迪濱海智能制造培訓中心、中美英區塊鏈產學研聯合基地等事項達成合作意向。
同時,新區啟動職業院校“大師工坊”建設項目,將建立濱海職業學院現代藝術設計、濱海中專數控加工技術和塘沽一職專機械電子3個“大師工坊”,計劃年內建設完成。發揮企業資源優勢,依托中石油和中石化中亞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開展校企合作,嘗試在中亞建設“魯班工坊”,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職業院校建設了焊接技術、國際報關與貨運等4個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服務濱海新區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展需求。
為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創業,新區組織職業院校充分利用現有校舍,建立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免費為學生提供場地、網絡、水電等條件支持。同時幫助自主創業的學生注冊公司,開展業務運營,并組織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培訓、創業實踐指導,扶持創業項目孵化,為學生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正在推進中,預計今年年底前將陸續建成投用,建成學生個性化培養實踐平臺,實現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鼓勵和引進民辦職業教育
新區建立完善多元化辦學體制,鼓勵和引進民辦職業教育。與國內外知名教育集團合作,計劃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和臨港經濟區分別建設一所民辦中職學校和一所混合所有制高職學院,進一步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需要。
據了解,這兩所學校的建設旨在實現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為社會經濟轉型與升級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合格人才,促進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和教育質量提升,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支撐。學校建成后,在專業設置上將貼合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特別是主導產業的實際要求,著重發展一批切合當地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勢骨干專業,帶動專業建設整體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