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今年前5個月,京津冀地區進出口值達2.14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5%,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2.2%。其中,出口5547.5億元,同比增長6.2%;進口1.58萬億元,增長4.6%。
前不久,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批雙向快充鋰電池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裝箱,準備出口海外。今年以來,該公司累計出口值達271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8%。“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貨物通關速度和生產交付能力十分重要,在海關的支持下,我們的產品出口周轉效率大幅提升,目前鋰電池已經銷往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相關負責人張麗麗說。
據統計,前5個月,機電產品、成品油、勞動密集型產品、鋼材、農產品為京津冀地區前五大類出口商品。其中,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的55.8%,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321.1億元,同比大增70.3%,上拉出口整體增速2.5個百分點。
進口方面,大宗商品表現突出,前5個月累計進口8155.7億元,增長2.6%,上拉京津冀地區進口整體增速1.4個百分點。此外,汽車零配件、航空器零部件、醫療儀器及器械等機電產品進口也實現較快增長。
在規模增長的同時,京津冀地區外貿結構也在持續優化。前5個月,三地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71萬億元,增長2.4%,為最主要的貿易方式。同期,保稅物流進出口2360.7億元,增長22.4%,加工貿易進出口1524.6億元,增長10.8%,二者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數據顯示,國有企業為京津冀地區的第一大外貿主體,前5個月實現進出口1.23萬億元,增長4.1%,占進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與此同時,民營企業表現活躍,進出口值達4789.3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全面領跑,分別達13%、15.5%和10.9%。